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穿的跑鞋,說到推薦鞋款,更是人人推一雙。選鞋的重點如果提到42.195公里的馬拉松,有的人喜歡越輕越好的鞋款,相反的,有的人考慮到長跑距離,反而希望有更多的避震和支撐性功能。
經驗老道的馬拉松跑者大部分會選擇赤足款的平底跑鞋(腳尖到腳跟高度零落差),跑鞋品牌推出這些鞋款,雖然重量輕,但會加強腳後跟和中底保護雙腳,也是特別針對比賽後段的疲勞來加強鞋子的功能。
幾乎所有菁英選手參加的馬拉松,都會選擇平底跑鞋,而他們的身材也跟賽犬一樣精瘦,還有很好的跑步技巧。而平底跑鞋相較於訓練鞋款(有較多緩衝和避震功能)幾乎沒有支撐的功能,腳後跟也沒有墊高,跑步過程中肌肉必須更出力,沒有腳後跟墊高的設計,阿基里斯腱和小腿肌肉拉緊,也沒有緩衝避震功能,少了這些功能性提高了受傷的風險。即使你是中足或前腳掌著地的跑者,在馬拉松最後幾公里,也可能會因為疲勞轉變成腳後跟著地。
近年來,跑鞋品牌推出眾多款式的平底跑鞋,最基本的5K跑鞋、訓練鞋款等等供跑者選擇。通常鞋身重量是230克,有一些緩衝避震功能,這些適合長跑的平底鞋款,也是想要馬拉松成績進步的跑者的好選擇。
破世界紀錄的選手中,衣索比亞選手Haile Gebrselassie穿adidas輕支撐的平底跑鞋,英國長距離選手Paula Radcliffe則是穿Nike的同類型跑鞋,不過,倫敦馬拉松和紐約馬拉松冠軍Martin Lel選擇了極輕量化的鞋款。
然而一般的馬拉松跑者會選擇輕量的訓練鞋款,擁有好技巧和希望自己成績進步的跑者,就會選擇輕量的比賽鞋款。選擇後者的人應該注意,跑鞋有沒有支撐足弓和腳後跟的設計。穿它們上賽場前,要先試跑節奏跑和一次馬拉松配速的長跑,更保險的再加一次賽前減量期的測試跑。先考量自己的能力再選擇鞋款,也可以避免傷害。
資料來源:Runner’s Time
圖片來源:Fit Body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