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臺北馬拉松半程項目以 1 小時 07 分 06 秒摘下第二名的施育佐,無論是田徑場內賽或是公路賽事都有佳績,現就讀於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正積極邁向 2025 年德國世界大學運動會。去年,無緣與好友、學長的賢峰一起征戰,錯過了 2023 年成都世大運,不希望再錯過德國世大運。
平日以田徑訓練為主的育佐,假日留給了路跑競賽或是公路,在各地大小賽事獲得佳績、聲名鵲起。公路與田徑場的訓練不太相同,他推薦亞瑟士 ASICS 於今年隆重推出的 MAGIC SPEED 4 ,中底設置全腳掌碳纖維板,搭配加厚的 FF BLAST+ 雙層中底外,更於前腳掌碳板下方再嵌入了一小塊極輕彈的 FF BLAST TURBO,大幅提升動能回饋,肯定能在田徑訓練、公路競賽出類拔萃。
市民跑者的首選訓練、競速鞋
從 MAGIC SPEED 一代就上腳的育佐,每一代跟著他的大學生涯一同演進,也受到市民跑者們的歡迎,而今上市的第四代也即將蔚成風潮。
「MAGIC SPEED 4 跟亞瑟士頂級的競速鞋 METASPEED 系列越來越靠近,雖然重量還是差一點,但不管是中底腳感或是碳纖維板都很像,」育佐強調:「是 CP 值很高的鞋款。」
ASICS 頂級競速鞋 METASPEED PARIS 整體重量更輕、動能回饋與推進感也更明顯,而柔軟的腳感也普遍受到各界跑者的青睞。對週跑量破百以上的育佐來說,儘管 METASPEED PARIS 做為競賽用相當適合,但他仍偏好能明確感受腳感回饋的 MAGIC SPEED 4 。以 MAGIC SPEED 4 作為日常的訓練鞋,而以 METASPEED PARIS 上場競賽用,會是相當好的選鞋搭配。
才拿到 MAGIC SPEED 4 跑鞋的當天,就穿著踏入臺體大田徑場練跑長間歇課表。受到市民跑者普遍熱愛的亞瑟士跑鞋,新鞋上腳幾乎沒有適應問題,很快就能進入狀況,而訓練表現也讓他印象深刻。
「我覺得,穿來 400 公尺以上的間歇,或是節奏跑、長距離跑都可以。」他說道:「週末我們都會約在臺體大校外跑 1.5 公里一圈的長距離,很適合這雙鞋。」
目前仍在臺體大研讀的育佐,偶爾兼任一對一及跑團的教練,執教對象不乏社會人士與市民跑者。為希冀幫助市民跑者跑出個人最佳、達成階段性目標,除了在訓練上給予指導外,也會分享自己對跑步裝備的特色與感受。而 MAGIC SPEED 4 不管是休閒跑者、有持續安排速度訓練的跑者都相當適用。
對於在跑步、半程馬拉松或全程馬拉松有目標的人,相信 MAGIC SPEED 4 都能是第一選擇。
超越想像的跑鞋科技
在炎熱的夏季,除了早晨的第一餐晨跑,育佐與學長周賢峰會在三四點左右練跑第二餐。午後豔陽依舊高掛,偌大的田徑場館裡沒有太多遮蔭,偶爾會有一兩道涼風。只是熱身就會一身汗濕,想當然耳,跑鞋的透氣性非常重要。
被問及 MAGIC SPEED 4 的第一印象,育佐毫不猶豫地回應:「穿起來很舒服,也很透氣。」對週跑量動輒破百的田徑選手來說,跑鞋的透氣十分重要。 MAGIC SPEED 4 採用輕量工程網布鞋面兼具透氣與包覆感,在穿著舒適的基礎上讓跑動感更為舒爽,即使跑步距離拉長,也不會受足部腫脹所苦。
「 MAGIC SPEED 4 的中底比第三代有不同的設計,踩起來的腳感更回彈,不會軟軟的,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動能回饋有點強。」他表示,「但太軟的腳感你的力量會被稀釋掉,腳感夠彈你的力量才能送出去。」在歷代百傑中,擁有半程馬拉松 1 小時 07 分 06 秒的育佐 (排名11位),奔馳在公路、柏油路上,踩向地面的每一步都將化為動力,不容許力量被稀釋掉。
超越上一代的革新創舉, MAGIC SPEED 4 不只採用雙層 FF BLAST+ 中底,更是突破先例,於前掌碳板下方處嵌入頂級 METASPEED 競速系列使用的 FF TURBO 科技發泡材料,搭配提高位置的碳纖維板,幫助跑者在推蹬過程中具有更高的動量回饋,打造出最佳化的推進感,讓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加速的能量。
「 MAGIC SPEED 4 的中底比第三代更厚一點,整體看起來更高,避震感也更好。」育佐解釋:「實際跑起來很穩定,不會有落地搖搖晃晃的感覺。」新款跑鞋在碳纖維板上設計新意:在碳纖維板後段設計如同魚尾的分岔,加上微調前腳掌楦頭加寬,讓跑者在不同速度、不同路面落地時更加穩定且踏實,減少偏擺的能量耗費。
MAGIC SPEED 4 使用的 ASICSGRIP 耐磨橡膠大底可以說是 ASICS 跑鞋的特點,無論是快速度的間歇訓練或是長時間的長距離課表,總能累積數百公里,少有損耗。
集聚舒適、避震與強烈推進感的 MAGIC SPEED 4 ,是施育佐日常訓練的神兵利器,對他來說,無論是田徑場、柏油路上的訓練,是速度訓練或是長距離練跑, MAGIC SPEED 4 都能帶來良好的訓練體驗。
柏油路怪獸的長跑大夢
被賢峰學長笑稱為『柏油路怪獸』的育佐,談起這個外號笑開了臉頰。「我的公路賽五公里、十公里最佳成績,都跟場內賽五千、一萬的成績差不多,甚至還要更好。」育佐笑道:「我的十公里最佳還是半馬裡跑出來的。」育佐坦承,跑公路賽沒有場內賽緊張,狀態反而更能發揮出來。
育佐於 2022 年台北半程馬拉松跑出 1 小時 07 分 25 秒達標成都世大運參賽標準,可惜沒有充足的時間備戰第二場達標賽事,最終未能與周賢峰學長一塊前往成都;揮別了成都世大運,轉而將目標放遠在 2025 年德國世大運賽事,對育佐來說,小時候學練拳擊、長大後改跑田徑,運動可說是他一輩子的人生。
「身為運動員,很希望有一天能代表台灣去展望世界舞台。」育佐說道:「是,我很想拚一拚國手資格。」在 2023 年代表中華台北參加位於尼泊爾的亞洲越野錦標賽,自然也希望能前往德國世大運,與各國大學菁英跑者比拚較量。
除力拼世大運的資格之外,施育佐也把重心移往公路如半程馬拉松、馬拉松賽事,在去年臺北馬半程項目跑出個人最佳 1 小時 07 分 06 秒摘下第二名,清楚知道自己到頭來會踏上馬拉松賽道。
「大家都認為十公里跟馬拉松的訓練不一樣,但半馬、全馬的訓練也非常不一樣。」育佐說:「練跑馬拉松的長課,幾乎每週都要跑三十幾公里的長距離,真的很辛苦。」嘴上儘管說辛苦,然而,育佐相當自律,只要有設定的目標與訓練計畫,就會按表操課吞下來。相信在 2025 年,我們有望看見施育佐在全國運動會馬拉松、或者臺北馬拉松的起跑點。
如果目標是 2025 年的幾場大賽,那麼就先備上 ASICS MAGIC SPEED 4 ,為迎向下一場比賽奮戰前進。
更多關於ASICS MAGIC SPEED 4系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