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風險知多少 只有公共責任意外險就夠了嗎

0
366

2015年11月舉辦的IRONMAN70.3墾丁國際鐵人賽,當時屏153和屏155兩條道路狀況不是很好,路面有不少坑洞,當時管轄單位表示沒有經費可以改善道路品質,而這兩條道路作為自行車賽道的使用,為了選手的安全,我們只好自己花錢找來壓路機鋪柏油,儘可能將路面壓平,避免選手騎乘時發生意外。

2022年的IRONMAN70.3墾丁的自行車賽道使用往旭海的台26,基本上道路狀況都不錯,但在滿州分水嶺路段,有朋友回報路面有幾個坑洞,又剛好是下坡處有點危險,所以我和同事買了柏油和噴漆,將洞填平並且噴漆提醒選手要注意路面狀況。

多數選手可能都不知道在台灣舉辦大型賽事活動,政府只有要求投保公共責任意外險。所謂的責任意外險,就是當意外發生時,會從意外發生的責任歸屬去決定理賠的比例。換句話說,如果意外發生不是因為主辦單位疏於規劃的責任,那責任保險可能就不會理賠。

舉例來說,如果自行車是因為壓到前面選手掉落的水壺而摔車,責任不屬於主辦單位,不管車損或是就醫的費用都必須自己負擔,除非你能知道是哪一個選手的水壺,或許可以向他究責。再舉個例子,如果跑步踢到貓眼石,那個是大家都知道在路面上既有的物品,所以踢到貓眼石摔倒受傷,也是不會理賠的。

如果大家有注意報名簡章上面寫的保險注意事項,通常會有一條特別不保注意事項,如果是自身的心血管疾病、個人體質、個人疾病…等等等,這些都是特別不保的項目。

剛開始舉辦賽事時,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這些差別,一直以為只要發生意外就可以申請理賠,直到處理過幾次意外理賠後才發現,選手和家屬往往不清楚賽事保險規定。

所以為了讓選手得更多的保障,LAVA鐵人公司的自有賽事幾乎都會特別幫選手保特定活動綜合險。所謂的特定活動綜合險,是只要發生意外,不需要去釐清責任歸屬都可以申請。雖說保險最好是別派上用場,每位選手能安全無傷完賽是我們最期待的,但主辦單位舉辦賽事,盡最大能力提供完整保障也是很重要的責任。

當然,我們也希望選手能理解公共意外責任險和意外險的差異,如果自己能規劃完整的保險規劃,也是很重要的參加比賽認知。現在也越來越多賽事主辦單位會提供特定活動綜合險的加購選項,就如同旅平險一樣給選手多一層的保障。

開心參賽、平安完賽永遠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

【喜得的鐵人balabla】

鄭世奇

2007年開始跑步,2013年進入台灣鐵人三項公司,自此愛上舉辦賽事這個累死人的工作,因為這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沒有之一。自詡是全台灣最會擺角錐和交管的總經理,因為角錐擺的好,交管沒煩惱。

 

 

 

【延伸閱讀】

罰時抓犯規 選手不樂意 主辦單位有堅持

香川丸龜半程馬拉松 台灣好手拚出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