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友支持環境永續賽事嗎 台日跑友賽事調查出爐

0
99

第一個針對路跑賽事環境永續的跨國研究出爐,由國內清華大學結合日本國學院大學及香港都會大學的團隊,針對參加2024年台北馬拉松及奈良馬拉松的跑者進行環境永續相關議題調查,研究結果中的重要發現搭配地球日的到來公告。

一、關心氣候變遷議題程度大不同

首先,兩個國家的跑友在關心氣候變遷議題上看法分歧,七成的臺北馬拉松跑友表示對於世界的環境現況感到極度擔憂,而奈良馬拉松的跑友只有四成感到憂心,同樣的,有八成的臺北馬跑友表示為落實永續發展,可以改善消費方式,反觀只有三分之一的奈良馬跑友認同此議題。這之間的差距可看出文化發展的差異,日本本身就是一個以整齊清潔聞名的國家,加上消費行為謹慎,因此對於氣候變遷議題可能比較冷靜看待,而國內則因許多製造業者受到歐盟徵收碳關稅影響,加上環境部成立後的諸多政策推動,民眾逐漸感受到氣候變遷議題之急迫性,連環境部長都出來喊話要降溫。不過兩國跑友對於人類要與大自然合諧共處有共識,人們以前總是認為「人定勝天」, 但極端氣候的出現凸顯了大自然的反撲,現今的消費者也體認必須與大自然和平共存。

台北馬的獎牌織帶是去年賽事回收寶特瓶塑料再生利用
台北馬的獎牌織帶是去年賽事回收寶特瓶塑料再生利用

二、賽事廢棄物回收作為獲得跑友認同

這次的研究試著分析跑友對於賽事辦理單位推動環境永續作為的認同,兩場賽事中獲得最多跑友認同的皆為賽事廢棄物回收,事實上,賽事所產生的廢棄物數量相當驚人,高達數公噸,沿路散落紙杯、能量膠包裝和瓶罐的畫面也令人驚恐,甚至受到輿論報導及批評,因此,廢棄物回收的工作就顯得特別重要,以臺北馬為例,一支30餘位工作人員組成的環保尖兵隊伍在賽事現場不斷穿梭巡視,就是要落實垃圾不落地的政策,推斷這個作為也獲得跑友之認同。

台北馬拉松的環保人員在賽事現場落實垃圾不落地
台北馬拉松的環保人員在賽事現場落實垃圾不落地
奈良馬賽事落實垃圾分類工作
奈良馬賽事落實垃圾分類工作

三、環境教育仍有待努力

本次研究也探討跑友對於環境永續議題的理解與認識,內容詢問跑友是否瞭解造成環境議題的原因及解決方法,結果顯示兩國跑友在這個議題的回應都比較保守,說明對於環境知識內容有所不足,這也點出環境教育仍有努力空間。

台北馬拉松於會場設置直飲台供跑友自備水杯飲水.
台北馬拉松於會場設置直飲台供跑友自備水杯飲水.
奈良馬辦理單位的大包裝的飲用水就是綠色採購
奈良馬辦理單位的大包裝的飲用水就是綠色採購

四、 哪個族群比較重視環境議題呢?

本次針對跑友的基本背景與環境永續面向進行交叉分析,結果顯示年齡較長或是跑齡較長的跑友比較具有環境永續意識,這與奈良馬拉松的研究結果一致,也與過往的研究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究結果與過往研究也有不同之處,以往學歷及性別在此議題上會造成差異,如女性或是高學歷者對於環境議題較為關心,但本次台灣與日本兩國研究發現不同性別或學歷在此議題的態度並無差異,對永續議題的重視程度趨近一致。表一列出賽事基本資料及問卷發放情況。

奈良馬現場設置衣物回收處
奈良馬現場設置衣物回收處

五、環境永續議題有高度共識

首次的跨國研究凸顯環境變遷議題已獲得學術界及賽事辦理單位的高度共識,才使本研究得以順利進行,國立清華大學團隊也特別感謝臺北市體育局願意協助,在臺北市體育局的努力下,臺北馬拉松不僅獲得世界田徑總會的金標賽事認證,也是全球第一個獲得碳足跡認證的賽事。另外,參與研究的國學院大學備前嘉文教授提到從填答數量上能感受到跑友的善意回應,因為日本消費者的行為比較謹慎,對於問卷填答事務相對保守,而這個調查是與奈良馬拉松賽事籌辦單位的例行研究,去年的填答份數更多,這些跑友的參與對於賽事辦理單位是一大鼓勵。本次的跨國研究不僅奠定良好的合作架構,也做為未來持續推動環境永續的重要參考。

資料來源: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運動科學系 黃煜教授

 

【延伸閱讀】

世界地球日|走跑高雄2.0從苓雅運動園區開啟健康生活

adidas最強長距離訓練跑鞋 ADIZERO BOSTON 13搶先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