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可以防止腦部退化喔!還不趕快動起來

0
41

我們都知道運動有助於身體健康,可延長生命年限,也瞭解許多運動可以讓心情愉快,增進心理衛生。最近一個挪威團隊回顧過去許多研究在英國的刺絡針 Lancet 醫學期刊上面發表:運動可以保護神經,防止腦部退化的最新論述。

現在的人比起30年前一代的人壽命延長不少,許多國家人口比率都呈現老化現象。年長的人器官一定都會退化,機能失調便引致疾病產生,已經成為各個國家醫療資源的重擔。老人最常見的是心肺功能減退,隨著年紀增長,腦部的退化越趨明顯,除了記憶減退外,也可能衍生出失智現象。失智老人對許多家庭都是重大的負擔,也是社會的問題。因此任何可預防腦部退化的方法都值得探討。

老年大腦的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性的,神經細胞發炎,腦部血液循環不良,神經細胞的過度壓力,大腦血管屏障失調,神經老化死亡等都會造成大腦萎縮。神經元細胞減少加上細胞間連結的斷線就慢慢地形成失智狀況。相對地,如果有方法促進成年人的腦部血液循環,或是增進神經細胞間的連結,甚至神經細胞增生就可有效防止失智。

運動一直是促進健康的好選項,最新挪威科技大學的 Tari 博士團隊統整過去的研究論文在 Lancet發表 Neuroprotective mechanisms of exercise and the importance of fitness for healthy brain ageing,探討哪些運動可有效防止腦部退化。

照片來源:medresearch
照片來源:medresearch

研究發現運動預防失智的主要途徑是經由增進心肺適能 (CRF Cardiorespiratory itness)與促進腦部血液循環。運動中以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騎腳踏車)為提升 CRF 的首選方式。有氧運動必須達到中等強度,也就是心跳至少達到第三心跳區(70-80% 最高心跳),以一個65歲的人來算,最高心跳約155下(220 – 年紀),因此心跳必須達108下以上,現在很流行的超慢跑其實很少人可以達到這個程度。此外,運動必須有規律性,每週至少 150 分鐘。

至於時間有限者可考慮選擇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亦可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 CRF。Tari 博士認為即使只有少量的高強度運動還是有助於大腦,所以任何時間開始運動都不嫌晚。當然年長者一開始可能無法適應高強度的訓練,因此需要在安全的情況下接受指導來進行。雖然有英國研究指出每二天4.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就有助於健康,但一週能達到 75分鐘的高強度間歇訓練最有效。每次訓練可以短至 10-15分鐘,其中包含3分鐘的暖身,7分鐘的 HIIT,5分鐘的舒緩。高強度間歇訓練的內容可選擇高強度17秒鐘,和緩 13秒鐘,循環持續七分鐘。能力夠好的可以高強度 45秒鐘,和緩15秒鐘,一樣七分鐘。高強度訓練到最後要感覺喘的說不出話來,大概是最高心跳的 85-90%。

定時與適當運動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Wisloff教授說有五至七成的老人無法達到每週有氧運動 150分鐘或高強度間運動75分鐘,台灣的老人更保守,有可能八成以上無法達標。但無論如何,有開始動就是好事,此外,建議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當中,例如走樓梯代替搭電梯、步行代替短程開車、常騎 U-Bike 到達稍遠目的地,有機會多加入社交性體育活動,如槌球,慢速壘球,高爾夫球等。假使可結合認知挑戰的運動,如舞蹈、太極等對老年人尤其具增益效益。

挪威的研究發現老人運動可以減少四成的失智風險,任何時間開始做都不嫌晚,退休的生活也會因為規律運動而更佳多彩,大家還不趕緊鼓勵家中的長輩動起來。

參考文獻:
1. Tari, Atefe R et al. Neuroprotective mechanisms of exercise and the importance of fitness for healthy brain ageing. The Lancet, Volume 405, Issue 10484, 1093 – 1118

2. Ulrik Wisloff et al. A single weekly bout of exercise may reduce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how little pain for cardiac gain? ‘The HUNT Study, Norway’ |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 Oxford Academic
3. I-Min Lee, Kenneth E. Powell, Olga Lucia Sarmiento & Pedro C. Hallal
Even a small dose of physical activity can be good medicine. Nature Medicine volume 31, pages376–378 (2025

 

【延伸閱讀】

誰說跑步電影不賣座 最賣座的就是這一部

藝人挑戰極限 玩很大諧星馬國畢50歲以226公里鐵人賽慶生

SHARE
Previous article誰說跑步電影不賣座 最賣座的就是這一部
Next article超馬比的是心裏放的東西 黃筱純的十年超馬路
肉腳超級鐵人邱宗聖 從國三到大學都是田徑隊,屬於三流選手,幸運矇到一枚全國大專運動會1600m接力銅牌。2008年因中年身體危機開始從事自行車運動,2013年初馬,到2015才完成人生第一場鐵人賽 Ironman Taiwan當自己五十歲的禮物。因為職業關係只考慮選擇參加226,至今完成國內外十一場賽事。2015年參與 Ironman University 課程,成為第一批拿到 Ironman Certified Coach 的人,也是研究運動醫學與科學化訓練的開端。與友人共同成立知名鐵人社團DVTT並設立 AED Runners。2019年有幸親臨美國波士頓參加馬拉松成為波馬跑者。另外跑過三次鎮西堡100K,也騎過三次北高380K。 經歷與專業認證: Ironman Certified Coach / Ironman認證教練。 DVTT 醫聲論壇常務理事(二任),監事。 中華民國眼科專科醫師,診所負責人。 倫敦大學科學碩士。 參加過的重點賽事: 五屆 Ironman Taiwan超級鐵人賽 (2015-2019)。 三屆 Challenge Taiwan 226(2016-2018) 二次分二,一次分三。 三場歐洲 Ironman 賽事。 2017-2018 二次台北馬拉松波馬資格達標。 2019波士頓馬拉松。 2019 Ironman AWA 世界分齡銀牌選手。 Facebook:肉腳超級鐵人訓練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