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生命設限 李協興鼓舞追求鐵人夢

0
70

「之前跑的時候,陪跑員常常跑到一半會跟我說『 HOLD CHU 』,我一開始還不太清楚『 HOLD CHU 』是什麼意思。」即將於今年十一月挑戰 IRONMAN 70.3 墾丁站的視障鐵人李協興,談起剛開始投入跑步運動的趣聞:「到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他發現我掉速了,只要他一發現我掉速,他就告訴我要『 HOLD 住』。後來我就知道,聽到 Hold 住就知道我變慢了,要再快一點。」

HOKA 品牌好友-視障鐵人李協興,預計今年出賽 IRONMAN 70.3 墾丁賽事
HOKA 品牌好友-視障鐵人李協興,預計今年出賽 IRONMAN 70.3 墾丁賽事

在今年 IRONMAN Taiwan 澎湖國際鐵人賽,視障鐵人李協興以 11 小時 26 分 48 秒完賽,成功挑戰全程 IRONMAN 寫下身障運動新猷;愛運動動無礙是基於教育部體育署積極推動身心障礙者運動權益而成立的一支運動勁旅,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姜義村教授領軍,倡議運動平權及友善共融賽事,至今有兩百多人參與其中,分別於不同的運動競賽擔任選手及陪賽員,也鼓勵了無數身心障礙者實踐自我成為運動挑戰者。

從 2019 年開始跑步之路的協興,彰顯了無論是一般人、身心障礙者都抱持運動的熱情、積極的力量。短短幾年間從健康慢跑,馬拉松到鐵人三項賽,相較於一般市民跑者,受限於環境與視覺障礙因素,這條路走得辛苦也歷經考驗。

培養一同出賽的默契

視障選手與陪賽員雖是兩人一組的隊伍,但畢竟還是有不同的習慣與運動方式,必須靠著實際操練去磨合。

「不管是游泳騎車跟跑步,大概要一兩次可以培養出默契,熟悉了視障者的習慣之後,很快他們就能上手。」協興說道:「當然,每個人的表述、習慣是不太一樣的,並不是甚麼專業的術語,有些人會說上坡、有些人會說腳抬高,面對不同的情境,每個人的口述方式都不一樣。」

他舉例本文剛開始『 HOLD 住』的趣聞;此外,兩位跑者執在手上的陪跑繩,也是影響跑步節奏的關鍵,有些人習慣手擺得較高、有些人則偏低,這時候就要找出兩人適中且習慣的擺手動作,才能在跑步過程中保持穩定節奏不至於紊亂。

協興接著也提到,「比起動作上的默契,口語述說更重要,像是轉彎,到底是輕微弧度的轉彎,還是轉直角,還是一個 U turn 迴轉,也像是上坡轉平路這樣會讓人踩空的狀況。陪跑員可能要更細微地,提早把賽道狀況具象化到讓你有預判的空間。」

這也是為什麼,在申請考試成為視障陪跑員之前,都必須親自體驗過視障者的跑步體驗,才能從中理解那份不安感,透過陪跑者『口說言傳』形塑路線、周邊景物,才能構成腦中圖景。

給身心障礙者的勉勵

協興不是第一個挑戰鐵人三項的視障跑者,從 2023 年的第一場 CT 226 到 2025 年 IRONMAN 澎湖鐵人賽,是唯一一個完成 CT 226 與 IRONMAN Taiwan 澎湖的選手。歷經兩場大賽以及多年來的付出、訓練,協興也回味起那段時光:「當時完成 CT 226 之後,有人就鼓勵我去斯洛伐克參加世錦賽。我還想說怎麼有可能啦。」

後來隨著訓練與身體逐漸適應之後,不只成績逐漸提升上來,自己也能感受到更進一步的變化,他才興起想嘗試挑戰 IRONMAN 世錦賽的可能性。於是當鐵人賽再次於台灣澎湖開跑,他也決定挑戰 IRONMAN ,給自己一個夏威夷世錦賽的機會。

HOKA 品牌好友李瑋,攜手視障鐵人協興挑戰 2025 IRONMAN 70.3 墾丁,詮釋 Together We Fly Higher 精神
HOKA 品牌好友李瑋(右),攜手視障鐵人協興(左)挑戰 2025 IRONMAN 70.3 墾丁,詮釋 Together We Fly Higher 精神

作為現今國內最強的鐵人選手,協興謙和地分享自己的經驗:「我覺得不要把自己設限,因為其實把三項都拆開來練,每一項對視障朋友來說都是可以做得到的。」

「就算你不會游泳,沒辦法騎車,或者你跑步體力不夠。」協興說道:「這些都可以藉由周邊很多人的幫忙,或者團隊的幫助,或者找到適當的教練、陪賽員、陪跑員,絕對都可以慢慢地學習或訓練出來。所以只要你願意想要做的話,相信很多人都願意幫助你,等三項逐一慢慢地練好了,再把三項慢慢結合起來,加上轉換訓練之後,就是一個完整的鐵人三項。」

不想做一件事的時候,甚麼都可以是理由。當有一份心、想要挑戰的時候,甚麼都可以幫助你。正如協興告訴我們的,不要給自己設限,在安全的前提下勇於去摸索、去嘗試;採訪最末,協興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也為鐵人生涯落下一個註腳:「享受痛苦,享受訓練,向上提升。」

在教育部體育署大力推動身心障礙運動至今,越來越多身心障礙者勇敢地挑戰路跑、三鐵賽事,運動賽事單位也逐漸注意到特殊需求者的參賽條件,並納入各障礙需求做為賽事規劃考量,不僅成為更友善、共融的賽事,也為運動平權施一分力。參與運動、享受訓練及進入比賽,不只是適用於一般人的行動,而是全民皆應享有的權利。把夢想作為一份目標去拆解,一點一滴地去達成,真正的挑戰是從你跨出大門而開始。

 

【延伸閱讀】

HOKA 2025 品牌主題「Together We Fly Higher」 傳遞跑者之間動人連結

視障鐵人李協興邁向KONA之路 吳承泰陪賽創造穩定與信心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