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討論聖母山莊登高賽的賽前分析之後,近期隨著聖母山莊單場PI賽事分數的公布,越野圈又掀起了一波熱議。其中令人震驚的是,連上田選手都未能跑進台灣賽事的800分大關!
當我們關注PI分數的變化時,上週末在奧地利舉行的Golden Trail World Series(GTWS)第七站賽事中,看到了一張關於上坡排名的照片。這讓筆者認為或許可以藉此來強調爬坡實力的重要性,讓更多人認識到一個選手在比賽中的全面能力。
Golden Trail World Series(GTWS)是一系列專為菁英選手設計的國際賽事。報名資格要求包括男子選手的UTMB/ITRA Score分數需達到700分以上,而女子則需650分以上,或者在去年2024任何一站賽事中獲得前十名的成績。賽事共設有8站,最後會根據選手在8站中的積分,排名前30名的選手將有資格參加在義大利舉行的Grand Finale。
今年的冠軍分別是男選手Nnormal – Elhousine Elazzaoui(摩洛哥)和女選手Nnormal – Joyce Njeru(肯亞)。而目前男子和女子的積分領跑者,分別是Nnormal – Elhousine Elazzaoui(摩洛哥)及Scott Running – Madaline Florea(羅馬尼亞)。
筆者整理一下圖中的資訊,並加上了前十名選手們的EPH(耗力指數/小時)以及垂直速度VAM的數據
而這次賽會公布的坡段資訊為距離1.98k,爬升598m,平均坡度為30.2%,看到這幾個數字,筆者立刻聯想到跟台灣北部近期最熱門的活動非常類似,也就是本周即將完結的⸢三進七星山⸥活動中第一進-苗圃上七星山。
那不禁讓我們想猜測,如果能夠邀請其中的選手來爬苗圃,那麼完成時間會是落在哪個區間內呢?而截止目前在Strava路段台灣最速是2019邱文孝的23:23,並計算垂直速度VAM數值為1388.2左右
代表如果今天有幸邀請到上述各位大神來跑一趟苗圃的話,有機會可以刷新目前Strava榜上KOM的時間2-3分鐘不等的時間喔,也更歡迎市民跑者們來挑戰看看自己跟大神的差距在哪!
除了上坡之外,GTWS官方也有公布了一張下坡計時的資料,也讓筆者有機會透過自己的成績來窺探菁英選手們的可怕之處。
**mEP = modified EP = 距離(k) + 爬升高度(m)/100 + 下降高度(m)/500
筆者這次挑選了東眼山中的步道作為比較的參考依據,主因是有去過且較為符合當天GTWS stage 7下著雨且技術含量高的下坡路段。
先來統整一下選手資訊,並加上了平均配速、垂直速度和mEPH等數據欄位。
進一步估算上述選手可能完成「東眼山-志繼山步道下山」的Strava區段時間,
而目前下坡的KOM為筆者在2024年跑出的21:57,想當然肯定是會被大神們海放,而且根據估算的數據少說會被更新2分半至3分半左右。
想知道更多數據背後的秘密嗎?歡迎加入數據越野的行列呦!而至於上坡以及下坡榜單都有出現的選手,其實我們也可以估算出如果他們來跑三進七星山的成績會是多麼不可思議的表現,那麼就靜待下回的數據越野小教室囉!
參考資料:
- GTWS官網 https://goldentrailseries.com/serie/world-series/
- Pitztal官網 https://www.pitztal.com/en/gtws-pitz-alpine-glacier-trail.html
- 苗圃-七星山路段 https://www.strava.com/segments/21354394
- 東眼山-志繼山下坡路段 https://www.strava.com/segments/37654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