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跑「越野」的實用補水策略!

0
10

現在正是越野的最佳季節,在山徑裡狂奔累積哩程數的你,得時刻留意:「保持水分補充」是提升表現與適應力及恢復體能的關鍵!高溫及缺水,可能會讓跑者產生負面影響,包括過早感到疲勞、配速變慢及高溫引發的一連串不適喔!現在,帶著這份補水策略,好好享受這個美好的越野賽季吧!

適時補水的好處

補水,指的是為身體組織提供適量液體(主要是水份)的過程,補水能維持口腔、鼻子及眼睛的濕潤及健康;身體機能透過出汗來調節體溫、潤滑關節,並協助運送維生素、礦物質、氧氣及代謝廢物至血液及細胞。

身體缺水可能會透過以下機制來削弱運動表現

  • 身體及腦部的血流減少
  • 體溫升高
  • 心跳加快及心臟負荷增加
  • 心情變差,感覺更累
  • 加速乳酸堆積

維持適時補水益處

  • 提升無氧爆發力:雖然這項研究不是針對跑者,但發現,比起口渴時才補水,根據個人流汗量及鈉含量來制定個人化的補水計劃,更能提升運動員的無氧運動能力。也能讓注意力更集中,心率恢復得更快。
  • 增加運動耐力:運動前充分補充水份,可以延長疲倦體感時間,運動時間可以更久。
  • 預防體溫過高:適時補水可以讓身體的散熱機制(就是流汗)正常運作,對長時運動來說很重要。
  • 減輕心臟負擔:補水能維持健康的血容量,減輕心血管壓力。
  • 降低抽筋風險:雖然抽筋不完全是水分和電解質不平衡造成,但對於越野者來說,水分補充可能與抽筋的發生和緩解有關。

在越野跑時出現脫水症狀,會包括:口渴/疲勞/易怒/運動後頭痛/運動後超過一小時仍缺乏食慾/噁心/抽筋/頭暈。

了解個人化的補水需求

所以,一定要了解你的個人補水需求,這份知識,就是你在進行越野跑時最強大的工具!補水需求因人而異,也受下列因素影響:

  • 年齡/生理性別/跑步時間長短/跑步強度/天氣/海拔/你的流汗量(也就是每小時流失的汗水量,可以使用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提供的公式 來計算)。

接著,我們針對上述的因素來分析是如何響你的補水需求吧!

  • 年齡:
    如果你是35歲以上的資深跑者,也就是大師級的運動員,需留意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對於口渴的感覺及水分平衡都會改變,之所以更容易脫水,有幾個原因—
      • 身體總水分變少
      • 腎臟功能下降:腎絲球過濾率會隨著年紀下降,進而影響腎臟過濾廢物及調節水分能力
      • 口渴感變遲鈍:隨年紀增長,口渴感來得慢,讓你會更難察覺到自己是否已經缺水
  • 生理性別:
    具體來說,女性越野跑者更需要留意自身補水狀態,尤其是在夏季跑步時,例如,女性升溫較快,但出汗量卻少於男性,這意味著補水策略也需依性別而額外調整。
  • 跑步時長及強度:
    越野跑時間越長、強度越高,尤其在夏天,流失的水分及電解質就越多,所以因應時長及強度來調整補水密集度是極有必要的。
  • 氣候:
    潮濕、乾燥、高海拔且陽光充足等條件,也都是影響補水策略的關鍵環節,例如炎熱潮濕就會限制水分蒸發,也會導致你在越野跑時出更多汗,這時就需要補充更多水分來維持平衡;而在炎熱乾燥的天氣中,雖然出汗,但蒸發速度極快,此時會讓你誤判身體流失的水分是否不那麼多,但千萬別被誤導,仍需謹慎補水,以免在炎熱乾燥的天氣下脫水了。
  • 熱適應:
    適應更高溫的跑者較不適應的跑者流失的汗水更多,如果身體已經習慣高溫,也會習慣釋放更多汗水來調節體溫,所以身體一旦缺水,就會失去熱適應能力的好處,因為缺水就無法成功散熱。
  • 海拔:
    如果出賽的地區剛好地處高海拔,也會需要針對此項變因來擬定對策,因為高海拔環境中的缺氧及低空氣濕度,都會增加訓練及休息期間身體水分的流失,且在高海拔地區口渴感會降低;為防止在高海拔地區脫水,應該每天監測尿液顏色,深色及濃縮是脫水的指標。

越野跑時的補給

補充電解質的重點來自,我們流汗時,一併會流失的還包括鈉、鉀、鎂和鈣等主要電解質,其中以鈉和鉀最多,以補充電解質就顯得相當重要,同時,在補水時也要同時補充鈉,以避免「低血鈉症」發生。可根據跑步時間來調整:

  • 60-90分鐘左右,對大部份跑者來說只需要補水即可。
  • 超過90分鐘的運動時長,除了水外,還需要補充電解質及碳水化合物的飲品。

補水時間點

原則上因人而異,大致上建議跑前、中、後要補水,以下訓練基本期可使用的範例:

  • 跑步前:口渴就喝
  • 跑步中:每15分鐘喝90-240cc的水,超過90分鐘的長跑就參考上面建議來補充
  • 跑步後:目標是補充訓練時流失的水分,補足75%a即可

如果實際飲水量跟你依據流汗量計算出來的理想飲水量差很多,建議可以慢慢增加飲水量,以避免腸胃不適。

電解質這麼補

夏天的訓練裡,每公升的水裡補充500-800毫克的鈉為基準,可以直接飲用運動飲料,或是自製來補充,作者也提供食譜讓我們可以依自己的狀況來增減,這杯飲料每公升含有 600 毫克鈉和 60 克碳水化合物:

  • 天然運動飲料食譜(約1公升/4杯)
    • 材料:
      • 3又3/4杯(900 cc)冰水
      • 1/4杯(60 cc)100%柳橙汁或石榴汁,或其他無糖果汁。這能增加風味和補充鉀。石榴汁特別適合想補充抗氧化物的人!如果可以,盡量選有機果汁,避免農藥殘留。
      • 2大匙(30 cc)新鮮檸檬汁,能增加風味和維他命C
      • 4大匙(25克)蜂蜜或楓糖漿,這是天然的碳水化合物來源
      • 1/4茶匙的鹽(約600毫克鈉)
    • 做法:
      • 把所有材料倒進一個大瓶子或玻璃壺裡
      • 攪拌或搖晃均勻,直到鹽和糖都完全溶解
      • 放進冰箱冰鎮,可以保存三天
  • 天然食物補水:
    除了喝水外,含水量高的食物也可以補水,包括—
    • 水果:西瓜、哈密瓜、甜瓜、柳橙、蘋果等
    • 蔬菜:小黃瓜、南瓜、芹菜等等
    • 湯及高湯
    • 咖啡:很多人以為咖啡會脫水,其實不會喔!雖然輕微利尿,但不會顯著改變身體水分平衡

總結:夏季補水小撇步

  • 跑前先補水
  • 早點出發:選擇涼爽一點的時間點進行訓練,降低脫水風險
  • 找遮蔽處:非不得已得中午跑步,請選擇有樹蔭的路線
  • 冷凍水瓶:把結冰水放進跑步背心裡,有助於在炎熱天氣下維持核心體溫
  • 留意尿液:跑完步後觀察尿液顏色,呈色深就快補水

辨識並應對脫水症狀

如果開始感到頭暈目眩,或發現自己不再流汗,這都是中暑的徵兆!請立即停止運動,並依據狀態來尋求緊急醫療協助。

中暑主要分為兩種:熱衰竭熱中暑

  • 熱衰竭:當身體在炎熱環境下無法正常調節體溫時發生,通常是水分和鹽分流失太多所致。
  • 熱中暑:這是一種醫療急症,身體核心體溫會升高到攝氏40度以上。

熱衰竭的症狀包括:感到虛弱或頭暈、大量流汗、皮膚濕冷、噁心或嘔吐、肌肉抽筋。而熱中暑的症狀則包括:神智不清、不再流汗、皮膚又燙又乾、噁心或嘔吐,甚至失去意識或抽搐。熱衰竭通常可以透過在陰涼處休息和降溫來處理,但熱中暑則需要立即就醫

適當補水可以降低運動員熱衰竭和熱中暑的風險,這也是為什麼你的越野跑補水策略如此重要的原因!訓練固然重要,但身體狀況更重要,記得適時補水,讓越野跑的過程更暢快!

資料來源:alpinefuelnutrition
圖片來源:pinterest

【延伸閱讀】

Jan Frodeno宣布參加 UTMB世界大賽,跨出舒適圈挑戰新目標
相信自己的跑步 上田瑠偉的越野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