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身體限制挑戰鐵人三項 愛運動動無礙 IRONMAN 70.3 墾丁見

0
35

被譽為國內最『硬』的 MaiCoin IRONMAN 70.3 將於 11 月 2 日墾丁開賽,選手不只要跨越海泳的恐懼、長距離騎乘以及在南國墾丁跑上社頂自然公園,不只是最具風光景緻的挑戰,也是國內最硬的多項耐力賽。同時,這也是 2019 年愛運動動無礙團隊成立至今,最為緊密連結的比賽,由此淬鍊出多位跨越自身極限的選手。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迎向 2025 年 IRONMAN 70.3 Kenting ,愛運動動無礙團隊再次招募選手齊聚參賽,除了推動教育部體育署針對身心障礙者運動所倡議的運動平權理念,也希冀每一位身障選手能以自身作為表彰,期勉更多的身心障礙者能嘗試找尋熱愛的運動項目,透過運動富足美好生活。

跨越體能障礙的挑戰者

今年共有四位身心障礙者要挑戰 MaiCoin IRONMAN 70.3 Kenting 個人組,分別為視覺障礙選手張少豪、呂冠霖與李協興、以及聽覺障礙牛暄文。

目標挑戰鐵人盛事 KONA 世錦賽的李協興,將以 IRONMAN 70.3 Kenting 做為試金石,檢測自身體能並把目標劍指 2026 年鐵人世錦賽。儘管視覺障礙於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卻也滋生他以運動改寫人生故事的夢想,協興哥曾在記者會上表示:「不要把自己設限,因為其實把三項都拆開來練,每一項對視障朋友來說都是可以做得到的。」透過團隊的教練、陪賽員、陪跑員,一定可以把三項結合一次完賽!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呂冠霖

於今年完成 226 公里賽事的呂冠霖,也是國內第一位視覺障礙的馬拉松配速員,以「視障共融列車配速員」身分在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以 4 小時 30 分跨入終點,引領多位企圖突破 4 小時 30 分的跑者,幫助他們圓夢挑戰。作為第一位視障配速員,他希冀以自己為先驅,為自己與其他身障朋友創造可能的機會。

「不管今天我們是不是失能,透過幫助他人都能讓幸福延續下去。」過去曾領受他人幫助的冠霖,不只希望能幫助其他跑者,也以自身為榜樣,鼓勵更多學生及身障朋友。

姜義村、林育夙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姜義村、林育夙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余憶心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余憶心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除了四位個人組選手外,也有近十位選手是以接力組選手身分參與競賽,包含甫得總統教育獎的林育夙、今年出賽自行車與路跑的余憶心、國內游泳好手陳元皓、「聽奧游泳國手」黃清璿等等,代表愛運動動無礙團隊出賽,不只是允諾自身對於鐵人三項運動的熱愛,也是倡議運動平權的重大推手。

陳元皓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陳元皓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黃清璿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黃清璿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黃清璿除了持續在游泳運動上精進,也在 IG 上推廣聽覺障礙者及聽障運動的相關知識,歡迎大家收看。

倡議運動平權的夢想家

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姜義村教授發起組成的愛運動動無礙團隊,今年也特地邀來多位熱愛運動的夥伴,一同前往墾丁力挺倡議運動平權。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何立安
照片來源:運動筆記/何立安

近年來投入耐力運動賽事的『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何立安博士,在外界眼中儘管是重量訓練的推廣者,然而,過去也曾經涉獵耐力運動、投入田徑訓練,今年將下場挑戰個人 70.3 賽事。作為一名退役的跆拳道競技運動員及重量訓練教官,鼓勵大家投身運動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培養健全的身心,他視此作為終身職志。

劉沁瑜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劉沁瑜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於輔仁大學擔任營養科學系教授的劉沁瑜博士,除了日常教學也不時到海外研習、執教,在忙碌生活之餘猶能持續投入訓練,今年也將與好友組隊三項接力賽,接下自行車項目。參與師大游泳團隊已有一段時日的她,相信在明年之後,肯定能獨立完成鐵人三項賽事。

擔任中華民國台灣調適性運動與休閒協進會秘書長的許寧君,同時也是國內推動適應體育的單位『阿偉適應體育』總監,阿偉適應體育藉由量身訂做的身體教育方案,幫助各類障別、失能者量身打造多元課程,前文所提到的游泳好手陳元皓也是該單位的教練。此次,許寧君秘書長也親自下場擔任接力組自行車項目,希冀為愛運動動無礙施一分力。

扛下一個夢想需要超越常人的熱忱,為響應姜教授的理念,政治大學副院長暨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葉啓洲所長以及禾亞保險經紀公司陳棻煐董事長也再次組隊參賽,以實際行動力挺愛運動動無礙。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照片來源:愛運動動無礙

IRONMAN 70.3 Kenting 是淬鍊多位鐵人選手的舞台,亦是愛運動動無礙團隊最活躍的舞台之一。連續七年挑戰墾丁賽事,每一位選手都用以最強大的姿態,用每一次的踩踏與步伐,彰顯運動平權的理念。他們的身影與笑容,呼喚著人們勇敢挑戰鐵人三項競賽的熱情,也積極鼓舞著每一位身心障礙者,打破過去『不可以』的刻板印象,從『我也可以』轉為投入熱愛──運動適合每一個人,並無阻礙。

關注 愛運動動無礙:身心障礙運動資源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