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終於跟上夢寐以求的大集團了。
大約在16公里左右,當我追到該集團後,第一時間心想,我要的「位子」已經到了,接下重點是該如何減少體能耗損,保持更多體力,隨團跟到折返點。
此時我也在等待領先集團折返,畢竟看到他們確實會激發賽中鬥志和潛力,但我也特別留意配速不能受到影響。不久後,看到領先集團率先折返,後續也看到台灣舉辦國際賽中鮮少看見的亞洲選手面孔(北韓)等。
沒想到在18公里處,油門像突然被關閉一樣,體力竟瞬間驟降,心想雖然自認練習還不夠紮實,但依我的經驗,應該至少26公里才可能出現狀況啊!這時候我發現是大順風,心想無論如何,也要撐到折返點,折返後才會好跑,於是真的勉強跟到折返點,看錶時間是89分40秒左右。
當下很保守想著,縱使拖回終點,也應該能在3:10內抵達終點。但也怕後段突然發生,無法掌控的狀況,畢竟我已多年未跑馬拉松,而且以前爆掉的慘狀,依然不時浮現在腦海中。
這次測驗賽的目標,不是一定要跑出多少成績,而是完成後身體的狀況。折返後,我先緊跟在一位選手側後方,看到他上身擺動的幅度,與雙腳跨步的力道,當時心想,如果我相同的跑法,應該根本跑不到折返點吧!
馬拉松賽中,如何讓上身姿勢擺動最小,減少體能耗損,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來到33公里處,發現有經驗的選手,都會將最佳的體力,留在最後10公里處加速。但我仍然不敢冒然行動,反而更加小心,隨時檢視體能狀況,並保持可加速,卻不加速的能力,來確保後段的體力,深怕萬一不小心,後面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
除非是非常流暢的均速提升,不到最後3公里,絕不動用最大的力量。畢竟測驗賽,我寧可失去完美的成績,也要確保不爆炸情況下回到終點,這也是為了下場比賽的信心。
接著跑回大橋上和金山青年活動中心上坡段,終於再度感受「馬拉松的真諦」,相信跑過馬拉松的跑者,都有此既恨又愛的經驗。我相信,唯有保持高昂專注度及鬥志,加上隨時檢視體能狀況,才能通過考驗度過難關,上坡段已是35公里左右,我以步頻取代步幅,避免肌肉與體能過度耗損。在此原則下,我也盡量保持速度,僅被零星跑者追過,大部分時間還是在追人的狀況,此也是保持我高昂鬥志的最佳動力。
與好友鄧維富
最後5公里時,有幸追到好友鄧維富大哥,雙方打招呼後,我先跟一小段才超越,此時鄧大哥馬上緊跟在我後頭,當下選手的自然警示馬上發覺,此時也是馬拉松最痛苦的區段。鄧大哥在被超越後,馬上緊跟對手保持戰鬥力,同樣令人讚賞。
Cory與許晉維
沒想到!沒想到!此時我們三重箭歇團團員許晉維,竟然快速超越過我(記得他折返時,還差我1公里以上啊,怎麼…),當下雖然想硬跟,再尋找決鬥的機會,但他速度實在太快,我連跟的機會都沒有,再不到3分鐘,我們團員Cory竟也快速超越過我,我看我和其他跑者的相對距離,我並沒有掉速度,實在是他們兩位速度太快了。
雖然無法跟住他們兩位,但我心也在想,最好最後2-3公里他們不要被我看到,不然…呵呵。最後不到2公里時,我終於進隧道了,記得10多年前,本場的全馬比賽,我在隧道內數了70多盞電燈,這次我決定不再數了,先嘗試提高腿速,把最後的體力用完。 接著,終於看到「Last 1公里」的牌子了,此時隧道卻是彎的,明明剩不到1公里,卻無法看到隧道口的光線(天堂)。
雖然我知道,這才是馬拉松比賽中,真諦中的精髓,但也確實太令人煎熬了。幸好在剩不到1公里情況下,還可相當興奮激勵自己,看手錶時間是2:59,我先告訴自己不管前方狀況,只要再跑4分鐘一定可到達終點,雖然確定無法破3小時大關,但仍然渴望破3:03,如果有機會破3,最後3公里時,我會選擇賭博式跑法,畢竟3小時大關,真的值得賭看看。
所以在最後10公里沿路上,只要我有看到公里牌,我都會以每公里5分,換算我所賺取的時間,隨時估算調整到達終點的時間。 出隧道口後,也終於看見終點了,最終時間是3:02:47,比我自定的底線3:20還超標不少。
每次馬拉松賽,最後踩下終點線的那刻,總令我印象深刻,因為是完成,也是創舉,也是放鬆。對我而言每次馬拉松比賽,就是不斷自我評估狀況,自我評斷,觀察,決策,激勵,挑戰,以及應付各種突發狀況,尋找任何目標和激勵自己的方法,長時間煎熬下,仍需保持冷靜的思緒。
賽後FB上看到好友莊育達,秀出馬拉松成績證明,從去年4:30進步到3:30,相信也是每天不斷練習的成果。 相信每位跑馬選手,無論速度快慢,都有屬於自己的跑馬模式,我相信這也是台灣近年來,跑馬人數大幅成長的因素之一。 三重箭歇團員,許晉維原本馬拉松最佳3:25,這次目標3:05,以及首次跑馬目標就放在3小時大關,來自美國波士頓的Cory,他們的實際練習狀況,以及是否順利達標,下次有機會再和各位跑友們分享囉!
圖片來源:補給王、don1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