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安國家公園
文/易思婷(小PO)
圖/David E. Anderson
待得大牆的基本練到某個階段了,該是時候把這些技巧用在真正的大牆路線上了,但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我的繩伴還是沒有著落。
和Dave一起腦力激盪,列出可能人選,這個人需要懂得多繩距的系統,會傳攀,會人工攀,還要有爬大牆的企圖心。終於鎖定朋友Lauren,雖然她家離錫安公園有一段距離,但曾經在錫安爬過一兩條線,了解錫安的岩質和攀爬特性。果然她很開心地回覆,說有兩條線她已經想蠻久的了,一條是Prodigal Sun,另外一條則是Crack in the Cosmic Egg。
我打蛇隨棍上,說「要不妳來兩趟,兩條都爬?」可惜她工作的空檔讓她只能湊出兩天的時間,只能爬一條線,而在那時Prodigal Sun也暫時禁止攀登,因為正值一種鷹類在該路線所在的砂岩牆上築巢孵育下一代的時候。大自然可不是只是人類的,為了怕打擾牠們的生態,攀岩者也暫時不能攀爬該砂岩牆上的所有路線。那麼就是Crack in the Cosmic Egg了。
我和Lauren攀登錫安的大牆路線:Crack in the Cosmic Egg。
我看了一下路線說明,在人工攀登的難度上,屬於C2+,這表示比初學者的路線稍微難一些。中間可能需要使用些極小、無法承受太大受力的保護裝備,但是承受人身的重量和輕微的墜落力道是沒有問題的。再仔細看還有兩小路段需要使用鉤子,鉤子有大、有小也有不同的形狀,根據地形,使用時把鉤子輕輕掛上,然後放上繩梯,踩著繩梯往上,等到過了該路段,就把鉤子收回裝備環上,不能當作攀登墜落時的保護裝備。如果攀爬路段有極多連續的鉤子路段,就會有極長的一段路是沒有保護的情況,會蠻可怕的。幸好這路線的鉤子路段只需要連續使用鉤子兩次。
在錫安國家公園練習大牆技巧
我們沒有吊帳,路線上也沒有適合的平台可以過夜,於是我們決定先用繩子鋪好前四段的路,然後垂降回地面睡覺,隔天早上沿著鋪好的固定繩上升,再繼續攀登接下來的路段。在Lauren還沒來之前,我協同Dave先鋪第一段的固定繩。離地的前兩個動作就得使用鉤子,雖然接下來有一條裂隙,卻小到我只能放進很可疑的岩楔。剛離地是攀登者最需要全神貫注的了,因為墜落有碰地的危險,更何況在保護的情況很可疑的情況下,我有些緊張地繼續往上爬,但是確保的Dave比我更緊張。好不容易到了可以放進一個優良岩楔的地方,兩個人都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的三段都是極細的裂隙,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難度是C2,第四段簡單些是C1。我先鋒C2的時候,連放了兩個大約是我小指頭的三分之一大小的岩楔,看它們與岩壁貼合地天衣無縫,我深吸了一口氣,就信任它們的力量,踩上繩梯了。果然只是自己嚇自己啊!當天順利地和Lauren架好到第四段的固定繩。
我在路線Touchstone練習大牆攀登技巧
隔天我們起了個早,駕車進公園的時候,一個人影也沒有,只有野火雞大剌剌地在路中散步,但是車子一靠近也就咯咯咯地散去了,但卻有一個特大號的火雞硬是逗留在路的正中央,緩緩地靠近後,Lauren呵呵大笑掏出她的手機拍照,原來那不是特大號的火雞,是兩隻火雞正在辦事啊,真是對不起打擾了。
接下來的路段並不是特別難,也一直要到最後一段才會使用鉤子,可惜人工攀登相當耗時,我們到了最後一段的底部時,夜幕也即將落下。於是忍痛放棄最後一段的攀登,開始垂降下撤。在一段垂降上,繩子的一頭卡在一棵枝葉茂密的大樹後頭的縫裡,我和樹枝樹葉奮戰了好久,才滿頭大汗地抵達那該死的縫,左扯右扯仍然沒有撼動繩子分毫。突然眼前亮起一團綠光,什麼都看不見,原來岩壁底下的旅館有人正拿著雷射光筆對我們指指點點,拿我們的安全開玩笑,我氣急敗壞地豎起了我的中指,可惜他們看不到吧。良久以後,綠色雷射光才退去,我還是拉不出繩子,只好亮出小刀,斷尾求生。至少看到大概切掉的距離,估計不會影響下撤。
我和Lauren在黑夜中垂降,可恨居然有人用雷射筆對我們指指點點。
終於到了地面,背著一堆裝備往下走,白天時走上來已經不容易,現在黑漆漆地走下去更是找不到來時的路。加上要把這兩天用到的裝備都一起背下去,背包沈重到影響著走下坡路的平衡,果然在某一當兒一腳踩空,重力拉著背包拉著我往下倒去,在微弱的頭燈光線下,我赫然看到即將要栽進的仙人掌叢,說時遲那時快,努力地做了個轉體,整個人就栽進更下方的灌木叢了。一些細微的尖刺還是戳進了手掌和屁股外緣,但比起整個人栽進去,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月兒彎彎掛在岩牆上
作者介紹/易思婷
土生土長的台灣女孩。在台灣,朋友大多叫她小Po,在美國,小名婷婷倒是被叫得比較響。從競爭激烈的台灣教育體系,到美國博士班的歷練,二十多年的學校生涯,一點都沒有馴服、反倒是磨亮了她的冒險本質。她有夢想,築夢踏實,「這一輩子,我要活得有聲有色。」她說。
個人網站:Chick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