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不可不知的醫療站真相

0
5497

根據統計去年(2014)台灣所舉辦的路跑活動整年度超過400場。每場參加的人數少則數千人、多則數萬人。然而跑友們有觀察過每場路跑活動的醫療救護站嗎?或者,怎麼正確地來利用這些路跑醫療站嗎?自2007年開始陸陸續續參與各種路跑賽的醫療救護服務,有全馬、半馬、超馬。也因此觀察到了許多跑友對於醫療站的使用很不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路跑醫療站。

12279096_10203900155703308_3662227952214694504_n

▲路跑醫療站是團體戰,所有的醫療人員都要同心協力才能保護跑者的安全。

根據世界田總(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THLETICS FEDERATIONS )的建議,長距離的路跑活動每三公里就應該設一個補給站(Aid Station)這除了水站之外當然也包含醫療站,而每個醫療站中都應該設有醫師、護理人員或救護員來協助處理跑者的健康問題。而在終點線每1000名跑者應該設有2~3名的急重症專科醫師、4~6名的護理人員、4~6名的救護員以及4~6名的非醫療專業醫療組員協助後勤。換言之,以兩萬人的台北馬拉松為例,依據這個建議在終點線應該有至少200名以上的醫療人員。而我們台灣,是否也有相同的規模在建設醫療站?跑友們可以在路跑活動時觀察看看。

12314073_10153737877842290_3665997030816597214_n

▲當患者出現各種危急、身體不適的狀況,醫療都能提供建議或提供必要的協助。

每年的路跑活動都有跑者在賽道上心肺功能停止的個案發生,面對這樣的個案為有完善的醫療救護團隊,才有更高的機會將危及生命的跑者救回。又或者在冬季所舉辦的路跑活動,遇到下雨常常有失溫、虛脫的狀況發生,醫療救護人員在這種時候往往忙得不可開交。為了即刻發現賽道上跑者的狀況,醫療站前方應該淨空,不阻礙醫療人員的視線,也不該穿越醫療帳篷。醫療站內的椅子、躺床都是為了病患設置,也不應該佔用。

醫療站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醫療救護站主要提供為:賽道上跑者的緊急情況(包含:心肺功能停止、休克、虛脫、摔跌傷、低血糖症、熱衰竭、熱中暑等會影響到生命安全的事項)。次要會協助處理如:燒襠、乳頭擦傷、腋窩擦傷、水泡、破皮、抽筋等項目。一般而言,醫療救護人員對於較為嚴重的跑者,都不建議持續完成賽程(包含多次抽筋、嚴重的水泡等)。
醫療救護站不提供:寄物、水分補給、食物補給、協尋、非必要冷凍噴劑。

賽道上的醫療小叮嚀

我們在醫療站常常會遇到跑者來跟我們索取「運動噴劑」、「冷凍噴劑」,詢問的的原因大部分是肌肉痠痛或抽筋,甚至有的是在起跑前就來跟我們索取。然而,無論是運動噴劑或是冷凍噴劑都:

1. 沒有預防的效果,所以運動前噴沒有用。

2. 抽筋必須要伸展跟休息才能有效緩解,抽筋的當下再降低體表溫度,只會讓抽筋更加嚴重。伸展緩解後,如果還要繼續賽程,應該先慢走再跑讓身體慢慢暖機。

3. 痠痛代表肌肉超過負荷,應該休息否則會有更嚴重的問題產生。

4. 扭傷、拉傷等肌腱或韌帶的傷害,需要冰敷、固定、休息,再經由專業醫師評估才知道是否有更嚴重的傷害。

1506969_375216732654027_9183220424354821125_n

▲跑到終點也不是結束,馬拉松是自我的對話與挑戰。

最後,馬拉松的精神不在完賽,而是在對自我的期許與挑戰。如果身體已經出現不適,則不應再增加身體的負擔,才能動得健康。醫療站的設置是為了突發的緊急狀況,並非萬能服務站。了解醫療站的功能才能讓我們跑得更安心、讓醫療人員更放心。

 

本文作者/戶外安全對策本部

戶外安全對策本部,結合了緊急救護與戶外活動的專業,以戶外安全教育、戶外倫理教育、戶外活動風險辨識、緊急應變教育,作為四大發展領域。提倡的戶外哲學是「自由自在地徜徉於山林之間」,而座右銘是「享受」。希望國人能夠了解什麼是安全、辨認風險後,再能步入戶外、翱翔山林。

洪維忼(Robert)戶外安全對策本部的本部長

1983 年生,台灣出生的金門人,並以金門為傲。自小參加童軍運動,偏愛在山林中自由的感覺,活動範圍包含登山、露營、攀岩、攀樹、傳統射箭、潛水等,更因為喜愛戶外活動,於研究所時期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戶外活動組,進行臺灣地區登山活動指導員的專業能力研究;博士班期間於英國Coventry大學進行Wilderness Education for EMTs的研究;也曾遠赴美國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進修戶外與登山的教學及安全知能。

除了是童子軍木章持有人外,也是美國Leave No Trace Outdoor Ethic Centre 的Master Educator、台灣唯二的PHTLS指導員、中級救護技術員(EMT-2)、美國NOLS Outdoor Educator結訓、航空醫學會中級空中救護員、CPR與基本救命術指導員。多次協助教育課程訓練、戶外活動醫護站(例如:渣打國際馬拉松、國中小攀樹活動)、專業救護技術員培訓課程等。

在戶外活動十餘年後,深刻體認到緊急應變的重要性,因此從2007年開始參與臺北市義消總隊緊急救護大隊擔任救護義消的工作,而更於服役期間於新北市消防局海山特種搜救暨專責救護隊,參與各項搶救工作。2013年自英國返台後,遂成立「戶外安全對策本部」提供各項教育的推廣。

2533696609

SHARE
Previous article熊熊很想跑- 屏科大公益馬拉松
Next article挑戰自我,突破地形障礙 ── 野人幫疾速健行中階班
【戶外安全對策本部】 戶外安全對策本部_副本_副本 戶外安全對策本部,結合了緊急救護與戶外活動的專業,以戶外安全教育、戶外倫理教育、戶外活動風險辨識、緊急應變教育,作為四大發展領域。提倡的戶外哲學是「自由自在地徜徉於山林之間」,而座右銘是「享受」。希望國人能夠了解什麼是安全、辨認風險後,再能步入戶外、翱翔山林。   洪維忼(Robert)戶外安全對策本部的本部長。 1983 年生,台灣出生的金門人,並以金門為傲。自小參加童軍運動,偏愛在山林中自由的感覺,活動範圍包含登山、露營、攀岩、攀樹、傳統射箭、潛水等,更因為喜愛戶外活動,於研究所時期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戶外活動組,進行臺灣地區登山活動指導員的專業能力研究;博士班期間於英國Coventry大學進行Wilderness Education for EMTs的研究;也曾遠赴美國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進修戶外與登山的教學及安全知能。 除了是童子軍木章持有人外,也是美國Leave No Trace Outdoor Ethic Centre 的Master Educator、台灣唯二的PHTLS指導員、中級救護技術員(EMT-2)、美國NOLS Outdoor Educator結訓、航空醫學會中級空中救護員、CPR與基本救命術指導員。多次協助教育課程訓練、戶外活動醫護站(例如:渣打國際馬拉松、國中小攀豎活動)、專業救護技術員培訓課程等。 在戶外活動十餘年後,深刻體認到緊急應變的重要性,因此從2007年開始參與臺北市義消總隊緊急救護大隊擔任救護義消的工作,而更於服役期間於新北市消防局海山特種搜救暨專責救護隊,參與各項搶救工作。2013年自英國返台後,遂成立「戶外安全對策本部」提供各項教育的推廣。   戶外安全對策本部Facebook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