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 Technical Officials課程-我沒想過的細節

0
382

圖文來源/楊志祥

在結束ITU Technical Officials (TO)課程後,更堅信”當選手是最幸福的”這句話,選手只要顧好自己的身體,時間到準時參加賽前會議,帶好自己的裝備,專心的為成績打拼即可,在協助了本次新北市福隆亞洲盃才知道光鮮亮麗的競技舞台背後是需要多少人的付出。

賽前水域評估 (圖片來源:楊志祥)

從賽前場地資訊提供(游泳水溫、當地氣溫、潮汐時間、賽前會議Briefing地點、飯店用餐時間…等),賽事賽道複查,選手開賽前的報到,場地轉換區的安全……拉哩拉紮從沒想過的細節,這都是TO需要注意的,以前覺得裁判就只要負責比賽中的事項,真正執行過才知道這中間的眉眉角角。

賽前說明會 (圖片來源:楊志祥)

另外在賽前有個小插曲,在6/4下午的賽事會議講到跑步部分,因為原本規劃選手要跑4圈,但日本的選手提出4圈可能會超過原本的10公里,並信誓旦旦的說明他的Garmin 手表測量出的結果就是如此,大會的TO立刻在Briefing之後帶著GPS手錶和測距輪去實際測量一次賽道,測量結果確實只需要跑3圈,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沒有含糊不清的灰色地帶,在賽前就要做好準備,如果不確定就要去證實,這些一舉一動都為了讓賽事能圓滿,比賽當天雖然賽前滂陀大雨讓我對賽事的不安性提升不少,但跟在有經驗的Technical Delegate(TD),和國內幾位有協助國國際賽的裁判前輩,卻是踏實不少,也讓賽事順利結束。但…真正辛苦的還沒結束。

賽前滂沱大雨 (圖片來源:楊志祥)

在比賽6/5當天上午結束國際賽事後,立刻要返回台北繼續上16小時的TO課程,眼睛都快闔上了,課程中針對本次賽會的一些個案做說明,也在課程中把ITU許多我沒有注意過的細節做解釋。

例如:在游泳開賽的時候,如果只有少數人偷跑出發,比賽將繼續進行,而如果是大會疏忽或是過多人提前出發,則全部的人叫回起點從新出發,在少數人偷跑出發的人需要在T1 轉換區進行罰時15秒,15秒期間不得碰自己的裝備,就是直直的站著不能動,如果大會未在T1進行游泳偷跑執行罰時,則在後續的罰時區中不能再罰該選手這項違規。

大會具有跑步補給站丟棄區,在補給站前20公尺到補給站後80公尺,只有在這段距離內,才可以把你身上的垃圾丟棄(包含補給品、礦泉水、海綿),如果超過這個區域裁判就會記錄號碼罰時,大家很好奇那腳踏車丟棄區呢?我目前沒有聽到丟棄區腳踏車的規範,因為腳踏車沒有補給站,所以自己的垃圾需要自己收好,收的方式有很多種,塞在衣服或是褲管裡,或是塞在車子上。

我這次亞洲盃中負責檢查腳踏車裝備,腳踏車裝備包含安全帽,以我以往慣例參加國際賽,Bike check的人都會檢查我的安全帽是否有扣緊(下巴下緣不得超過兩隻手指頭),將安全帽擠壓一下,並檢查有沒有裂縫,接著是腳踏車,壓一壓轉一轉檢察龍頭把手是否有鎖緊,休息把有沒有超過便把前緣(拿板子靠住),休息把高度從手把位置向上測量不得超過10公分,如果超過者需要拆除,並檢查煞車鬆緊,以上這些步驟,我也很龜毛的全部複製一次流程,我以為這樣很踏實,但在上ITU裁判課程中,裁判說不要去擠壓車子或是安全帽,弄壞就不好了,我一聽到,黑人問號了5秒,但我相信自由車檢查還是要簡易的安全,至於程度就自己拿捏,不要讓選手覺得把器材弄壞即可。

利用板子檢測休息把是否超過變把前緣 (圖片來源:楊志祥)
課程內容包含學習如何檢驗選手的比賽服 (圖片來源:楊志祥)

課程最後,講師還提到,頒獎也是TO的責任,選手的站法是 (2-1-3),第一名在最中間,第二名在第一名面對觀眾的右邊,第三名在左邊,而頒獎的順序,先頒發第三名在第二名在第一名,先頒獎牌接著頒花(或紀念品),退場也有依序,典禮人員先走,選手接在後面最後是頒獎人,許多規範,沒有上過課前完全不曉得其中的細節。

頒獎典禮的模擬 (圖片來源:楊志祥)

ITU最大的宗旨”以選手的角度出發,讓選手更順暢地完成比賽”,這些課程上的經驗和實體的臨場面對確實讓所有參與的人都學到寶貴的一課。

課程結束後的合影 (圖片來源:楊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