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足球比賽,球員會跑多長的距離

0
8639

足球運動員不像長跑運動員,會戴著GPS表時刻紀錄當下的跑動距離和瞬間速度——那球場上的跑動距離(及其它資料)是怎麼計算來的,資料背後又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要探測的問題是,球場跑動距離是如何測量的?足球場上球員的跑動距離(distance covered),比較常見的方法是通過熱成像功能的特殊攝影機實現。

一個標準足球場在比賽中往往有八台攝影機來紀錄比賽全過程。在這些攝影機眼裡,球場長寬邊變為X與Y軸,球員的每一次點對點的移動都被抓取下來,而足球則多了Z軸(高度)。紀錄下來的資訊會經過一套負責的分析軟體一一分解,最終把資料呈現出來。資料包括:

跑動距離
平均速度
最大速度
瞬間速度
衝刺距離/次數
覆蓋區域
跑動熱點圖
持球時間
每個攻防回合參與時間
足球行進的距離
足球速度
……等等。

跑動距離有什麼意義?

跑動距離未必與球技和最終比分相關,但依然非常的重要,它主要反應了球員的體能狀況、球場上的活躍程度以及對技戰術的執行程度。每場比賽球員控球的時間平均只有3~5分鐘,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無球跑動。很多攻防機會都是通過無球跑動跑出來的。

今年世界盃揭幕戰大放異彩的戈洛溫,全場比賽跑動距離就達到了11.2公里

中國國家隊主教練Marcello Lippi曾對記者說:「我吃驚地發現沒有中國球員在做無球跑動,沒有人在腦子裡有『侵略性』的概念,沒有人會去『壓迫』,沒有人去讓比賽節奏變得更快更急。教會球員如何無球跑動,這是我在中國的最重要一課。」

2014年世界盃的小組賽階段資料,每場均跑動距離更多的球隊取得18勝6平8負的成績,勝率達到56.25%——足以可見跑動距離是相當重要的。那屆世界盃最終的球員資料統計呢?

按跑動距離排列,平均跑動距離最多的球員基本都出自於競賽到最後的球隊——德國是冠軍、阿根廷是亞軍,荷蘭是季軍。7場比賽中德國的穆勒和克羅斯平均跑動距離分別為12公里和11.8公里,非常驚人。

而德國在2018年世界盃首場比賽的失利,也讓很多德國球迷緊張他們接下來是否還能順利出線。待今年世界盃後不妨留意一下跑動距離,看看是否走的越遠的球隊,隊中跑動距離很長的球員也越多?

一場比賽下來,球員一般要跑多遠?

國際足聯的相關資料,職業足球運動員全場的累計跑動距離平均接近10000公尺,最少也在6000公尺左右,跑動最多的球員則高達12000公尺以上。

足球場上跑動距離最遠的往往都是中場球員。目前有紀錄的球場最長跑動距離由大衛貝克漢保持,在2001年世界盃預賽對陣希臘的比賽中,他跑出了16.1公里,並且最終在傷停補時階段破門完美收場,直接送英格蘭隊進入第二年的日韓世界盃。

雖然跑動距離是個非常重要的資料,但完全以跑動長短來衡量一個球員是否努力還是有失偏頗的。有些前鋒為了保留體力,以便在電光火石間出現的衝刺機會,球場上跑動距離一般都較少。比如外星人羅納度、梅西在球場上的跑動距離都不算亮眼,他們也經常為此糟到詬病,被認為這是有所保留的證據。

正在進行的俄羅斯世界盃,兩位世界最頂級球星C羅和梅西的第一場比賽,雖然都收穫平局,但褒貶分明:

對陣西班牙的比賽,C羅跑動距離達到8.7公里,巔峰衝刺速度達到33.98公里/小時,4次射門,完成帽子戲法並且最後讀秒階段的進球幫助球隊扳平比分;對陣冰島,梅西的跑動距離是7.6公里,是全場比賽打滿90分鐘的球員(除門將外)裡最少的。其中83%的距離都在較低速度內,衝刺速度最高也沒超過25公里/小時,且錯過點球讓梅西備受責難。

不過正如前面所說的,每個球員有其踢球風格,很難單純以資料去對比不同球員的發揮。

前鋒裡跑的多的也不少,比如巴西隊的菲爾米諾。世界盃首場比賽對瑞士第79分鐘替補登場,後面如果有機會打滿全場,可以留意下他在世界盃的全場跑動距離——在利物浦時,他不少比賽的跑動距離都在11公里以上:

當然要反復強調的是,足球畢竟是把球踢進對方球門的運動,跑動距離並不一定和最終結果掛鉤。不過從這項運動的發展來看,球隊整體的跑動距離在不斷增加中:60年代的足球比賽,平均每名球員跑動距離只有6公里左右,衝刺距離只占其中的10%;而如今跑動距離動輒上10公里、衝刺平均距離都達到2.5公里以上——也意味著足球運動員對體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想要在杯賽更進一步,能跑真的非常重要。

文章來源:Garmin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