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擔憂馬拉松 半程馬拉松是最好的比賽距離

0
17723

比起十公里的路跑賽,半程馬拉松似乎更具有一些難度。而比起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似乎輕鬆許多。為什麼很多馬拉松跑者以及喜歡路跑的朋友,對於半程馬拉松有特別的喜愛呢?

當然,跑完正式的馬拉松比跑完半程馬拉松更具完整性,但根據許多賽事調查指出,報名半程馬拉松的人數比直接跑一場馬拉松更多出不少。在練習週期尚不足夠的情況下,半程馬拉松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1.半程馬拉松的訓練週期有空間

比起馬拉松動輒16-20週的週期訓練,半程馬拉松可能只需要10-12週。啊,感覺輕鬆好多啊。對於許多人來說,報名半程馬拉松的準備期較短,甚至是長距離跑也較短,在時間上較能掌握。

2.不擔心全程吃喝造成體重上升

很多人習慣吃喝全程馬拉松賽,但因為半程馬拉松可能的補給更為單純且減少,所以不用擔心運動後體重仍然上升的問題(賽後美食….)。在半程馬拉松當中,人們傾向於盡可能早點跨終點。

3.家人或朋友不用等太久

即使你是最慢的跑者,至少也能在3-4小時內完成,有些跑者甚至是 sub-3。比起動輒四五個小時的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賽是適合你比賽結束後,買早餐回家或是與大家一塊吃早餐的比賽。對許多人來說,早上跑完一個半馬是體力與精神都能接受的距離,不只更能妥善地陪陪家人或忙點工作,整體恢復時間也更短些。比賽結束,你有更多的個人時間。可以去溜狗、吃早午餐、去看電影或者會回家躺在床上數羊。

4.不會撞牆(?)

馬拉松賽的撞牆是在32-35公里左右出現撞牆問題,所以參加半程馬拉松就不怕撞牆囉(?)。這會不會是刻意逃避撞牆的問題?

5.壓力比較小

當身體承受壓力時,生理會進入戰鬥或逃跑模式。壓力會觸發腎上腺素和皮質醇釋放——幫助身體為威脅做好準備。當威脅過去時,激素通常會恢復正常。長期累積這份壓力,恐會影響心臟健康和免疫系統問題。如果十公里是晨跑,馬拉松是辛苦的挑戰,那麼半程馬拉松就是在舒適圈與痛苦圈的交會點。

6.燒檔在痛苦前就結束了

不管是褲檔或是內衣導致燒檔的問題,半程馬拉松可能在發現有燒檔體感的時候,比賽就已經邁入後半段。還沒導致碰觸熱水哇哇叫之前,你就會完成比賽了。認真地說,半程馬拉松的目標是在閾值強度下擴展耐力,這意味著必須結合閾值和間歇強度來應對長跑和速度。這將提高門檻速度並延長維持時間。

7.作為強度x距離訓練非常剛好

比賽提升強度也刺激,半馬距離也足夠,同時能感受競賽氛圍又確保恢復時間不會太長。半程馬拉松很多時候是菁英選手的調整賽事,作為有意自我挑戰的業餘跑者也非常適用啊。換個角度想,如果把半程馬拉松當成全程馬拉松的試金石或預備,你可以從半馬確認有哪些訓練不足、那些枝微末節需要做調整。

【延伸閱讀】

新手跑者半馬完賽八招

女性初學跑友來學習規劃有效的兩個月半馬訓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