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臺北馬拉松成為首席菁英賽事

0
868

近年在臺灣蓬勃發展的路跑、馬拉松賽,不僅是挑戰極限、成就自我的象徵,透過舉辦競賽還能帶來觀光旅遊附加價值,因此舉辦馬拉松成為世界各地行銷地方特色的方法之一。雖然跑友可以透過賽事來體驗五花八門的特色,但跑友們會不會覺得參加這麼多樣化的賽事,還是少了一味呢?

圖片來源

馬拉松依照賽事性質,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強調大眾參與及行銷城市或地方特色為活動主軸的「嘉年華」,如臺北馬拉松、田中馬拉松、葡萄馬拉松以及國際知名的東京馬拉松、紐約馬拉松等。

圖片來源

另一種是設立門檻做為參賽標準的「菁英馬拉松」,參與人數也就相對小眾,如福岡馬拉松、琵琶湖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都屬於菁英賽事。雖然名為菁英馬拉松,但並非只屬於專業選手的天下,任何跑者只要達到參賽門檻,一樣可以參與比賽。

必須一提的是,嘉年華與菁英馬拉松並非只屬單一原則,透過賽制的安排與設定,同樣能達到共同特質的競賽。

圖片來源

臺灣是否需要設立菁英賽事?挑戰過福岡馬拉松的奧運馬拉松國手張嘉哲表示:「臺灣的馬拉松賽事需要差異化,設立菁英賽事,可以避免賽事場場秒殺的現象壓縮到競速跑者的參賽空間,而且菁英賽事也能夠成為一般跑友作為督促自我、打破現狀的參賽目標,進而提升臺灣整體的馬拉松水準。」此外,菁英賽事也能降低主辦單位負擔的工作成本,以福岡馬拉松為例,參賽人數只有五百多人,而且每5公里設立關門時間,每個交管定點幾乎都能準時開放、恢復正常交通,大幅降低交管時間。

圖片來源

福岡馬拉松由於採取菁英式賽制,所以比賽路線上並不強調景點,沿途所見只是一般市容,但是賽道平坦利於締造紀錄,由於競賽屬於高強度比賽,吸引了大量媒體與粉絲在賽道旁加油觀戰,堪稱是小成本換取高曝光的最佳行銷方式。臺灣最具代表性的臺北馬拉松,過去一段時間是以嘉年華式方式吸引民眾參與,同時為了交管便利,全程42公里路程有將近30公里的賽道設置於河濱自行車道,因此被戲稱是「河濱馬拉松」。在開放的基隆河畔跑步,不僅容易因強風及狹窄的河濱自行車道而受限,也因為轉彎處過多而影響菁英選手不利締造紀錄,因此,臺北馬拉松還必須在嘉年華式及菁英式馬拉松兩者之間,找尋最佳平衡點。

近年來臺北馬改為全馬及半馬兩組賽事項目,取消更短距離組別,希望能更聚焦在有經驗跑者的需求,同時主辦單位也對比賽路線及交管做出更好的規劃,除了讓跑者有機會親近臺北市知名景點,也希望跑者都能體驗到趨向菁英賽制的路線規劃,有機會創造更佳成績。身處充滿人情味的臺灣以及觀光、美食、文化集一身的臺北,臺北馬自然不能缺少嘉年華般的賽事氛圍,但也必須朝向菁英賽事前進,在鼓勵跑者們積極參與挑戰自我的同時,讓更多海內外跑者感受臺北城的魅力與特色。

誠如張嘉哲所言,馬拉松需要更多差異化設計,臺灣近年的馬拉松活動藉由行銷地方特色而獲得相當大的支持與迴響,推廣馬拉松運動的成效值得肯定,但若想讓跑步運動更多元、提升臺灣跑者能量與走向國際馬拉松格局,勢必要將臺北馬塑造成臺灣菁英馬拉松殿堂,才是長遠發展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