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只是求快 從跑步爬出心靈的深坑

0
4199

Ian Torrence 伊恩托倫斯躺在草地上凝視著白色,粉色與紅色砂岩,這些砂岩構築成崎嶇的山路,一條 320 公里長、1500 英尺高的懸崖,穿越亞利桑那州。他的雙腿已經嚴重疲勞了,但離 80 公里的賽事終點還是有一個半程馬拉松的距離。

伊恩托倫斯曾經 14 次參加這場比賽,並且贏了兩回,其中一回創下賽事紀錄。但這一天狀況很差,他正在與關門時間賽跑,而當他躺著時,很多問題就浮現腦海:「伊恩托倫斯你為什麼要這樣折磨自己?」更尖銳的問題是:「天啊,你還要爬 21 公里才能回終點。」

絕望的情緒,就如同許多跑者在比賽時遇到的,儘管多半我們仍會鼓起勇氣向前推進。

成功不只是求快

「隨著比賽條件的距離、地形與諸多條件,超馬跑者對成功有更廣泛的認知。」超馬跑者及運動心理學家,著書《Elite Minds》的 Stan Beecham 表示:「在超馬的世界裡,成就與認知行為有關,而並非單指向一個結果。」換句話說,克服精神與身體上的困境更勝於在一定的時間內回到終點完成比賽。

對短距離競速選手而言,成功在於誰會更快,而不在於如何應對狀況。對超馬跑者而言,如何處理超長距離跑步時發生的問題才是其核心。Stan Beecham 表示:「諸多生活裡我們都以結果論為導向,比賽也是。你完成比賽後會確認自己的時間與排名。」他的建議不是關注結果,而是關注本身自己 ── 你現在應該做甚麼。具體而言,克服你面前的問題並驅動前進下一步。

「危機在於人們會分心、出現內在情緒致使無法前進。從這個角度去思索看看:『表現等於你的潛力減去所有分心事物。』如果你只著重在偏見的想法導致分心,譬如走得很慢、完成時間會超出自身預期。原本想著的盡力而為會被自己打散,顯得漫不經心。」

爬出心靈的深坑

以南加州跑者 Dan Burrier 為例,他在去年的百英里賽掉入情緒深淵裡頭,丹表示:「半夜來到 67 英里的補給站,很冷、很寂寞也很沮喪、完全筋疲力盡。內心暗處有一個聲音駕馭我,說我不行,這一切都沒有意義,我想著要棄賽退出。」

下一秒 Dan Burrier 把注意力轉開並重新聚焦:「我突然警覺到自己變成一個孩子。但事實上這只是一個點,是我挑戰過諸多比賽中的其中一個,我為此受過訓練,也有過多次經驗。何況我是帶著妻子與好友千里迢迢到此參賽。怎麼可以放棄?我所做的就是繼續前進。」於是他站了起來,穿上夾克告訴工作人員他要繼續前進。

第二天,Dan Burrier 完成了比賽。「比賽時間很緊迫,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完賽。但無論怎麼說,我還是會繼續努力。」

超越欲望:誠實,成長和愛

理解成功與失敗的因素才能更接近成功的本質。首先,成功與慾望無關。每個人都渴望成功 ── 權力、名望與財富,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

Beecham 表示成功的跑者都有以下的特徵:

  1. 務實法則:運動員有清楚且符合現實的認知明白他們必須訓練、保持健康及參賽。而當面對困境時,能從邏輯上冷靜地處理這些,並知道他們會度過這些困境。
  2. 認清自身:好的運動員對自己誠實,知道自己的極限。不在乎外界壓力,而能設定符合現實的期望。
  3. 從錯誤中學習:從錯誤中學習,在關鍵處做調整,像是雇用教練或是改變營養,從而降低造成 Game Over 的錯誤。
  4. 享受運動:跑步的回報主要是內在的,並能以完成訓練而滿足。
  5. 建構信念:隨著時間與經驗的增長,跑者會逐漸形成自身的系統與信念,進而讓他們完成訓練或比賽,譬如說:如果跑步開啟我一天的生活,我就不會錯過訓練;把比賽的補給站當成中繼點,一個站一個站前進,就不會有太多壓力。

這些原則都是許多超馬跑者的思維模組,但這些思維同樣可用於 1500 公尺與馬拉松賽。擁有正確的心態就能在比賽中獲得成功。擁抱這些原則,讓自己擁有更強悍的心靈。

回到比賽場上,伊恩托倫斯把思維想成串接補給站,一站一站地去完成,當他這麼想的時候就減少了壓力。最終他完成了比賽。儘管成績並非名列前茅,但他至少參予並完成了。保持持續前進的心情、克服過程中的問題,學習並熱愛這項運動。

內容來源:the-mindset-of-an-ultramarathoner

【延伸閱讀】

跑向全台最南端 墾丁馬拉松目標五十年

適合鐵人賽事跑步項目穿 薄底還厚底的跑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