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黃崇華,Hash Name:Rocket Man(火箭人)
開始接觸運動
在國小五年級約10歲時,在父親帶領之下開始爬山運動,在爬山期間認識許多登山和長跑俱樂部的朋友,不到半年時間就在跑友的介紹下,開始參加目前頗具規模的「Taipei Hash(台北捷兔)俱樂部」。因為捷兔每週跑步的地點和路線都不同,對當時喜愛登山的我特別具有吸引力,到現在我還依稀記得每週六上課時,總是滿心期待下午能參加捷兔的活動。
國中時期: 首次參加長跑俱樂部~馬拉松賽~環台
國一時也加入成立於蘆洲的「山野長跑俱樂部」,參加之後看到許多叔叔伯伯都在練馬拉松,當時又聽聞12月份的曾文水庫馬拉松賽,設有17歲以下的組別,於是竟然在未多加考慮的情況下,就開始練…”馬拉松”了。
現在還記得,當時從9月份開始每天清晨4點半起床,獨自騎著腳踏車到起跑地點,和大家跑完18公里的山路之後,再匆忙的趕回學校上課,下課後再趕到河堤作速度練習,假日加強特訓跑25~33公里。就這樣練了3個月後,以13歲的年齡挑戰人生第一場馬拉松賽,最後以3小時41分完賽獲得分組第四名。
大家原本以為我會嚇到退出長跑俱樂部,但實際上不僅沒有,還在5個月後又繼續參加花蓮馬拉松賽。
國中時期雖有參加學校田徑隊參加田徑賽,但大部份時間我都是跟著俱樂部練習,且每場路跑賽都有報名參加,國二就在跑友的推薦下,參加有補助獎酬的「統一企業長跑隊」。沒想到在我國三(14歲)那年,統一企業舉辦一場「環台長跑挑戰活動」,我竟然又在沒有考慮的狀況下報名參加了,這次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準備和練習,7天內完成環台長跑的挑戰,取得完成證書和獎金。
高中時期:首次參加全國性賽事和國際活動
控金ㄟ獎牌呀!
國中畢業後參加楊梅高中體育獨招,在校期間依舊每天早晚自主練跑,每週三和週五特別回到台北,和郭宗智老師一起練習再返校,高三那年首度代表新北市(當時為台北縣)參加台灣區運動會(即現在的全國運動會)馬拉松賽,當時這場和高雄慶豐國際馬拉松合辦,在酷熱30多度的高溫下以2小時55分完賽,獲得區運會第8名和慶豐馬拉松賽17歲以下分組第一名。同年也最後一次以17歲以下組別參加曾文水庫馬拉松,以2小時55分鐘破分組最高記錄。
同年夏天和父親前往由山岳協會舉辦的玉山高山馬拉松登頂比賽,因當時未滿18歲無法報名,記得在賽前一天和大會商討之後,大會同意須經父親簽署切結書才可以參賽,最後以4小時08分順利完成人生第一場高山馬拉松,並獲得分組優勝獎杯。18歲那年經由路跑協會在陽明山小油坑的選拔賽,首度取得代表台灣參加海峽兩岸長跑的活動。隔年代表台北縣參加在澎湖舉辦的全國公路接力錦標賽,在全隊齊心團結奮鬥之下,獲得台北縣首座團體總冠軍。
大學時期:長跑成績最顛峰時期
高中畢業後經獨招考取大葉大學,大二轉學至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在大四那年參加由路協舉辦「陽明山65公里越野挑戰選拔賽」,以5小時43分獲得總排名第二名,與前輩吳有家大哥和郭宗智老師,一同取得2000年世界杯荷蘭100公里超級馬拉松賽台灣代表隊資格。
此賽事是以每圈10公里共跑10圈方式完成100公里比賽,在60公里處右腳發生嚴重抽筋,幾乎無法彎曲的情況,但因當時在賽道街上看見大會懸掛台灣青天白日的國旗,加上老將吳大哥已因狀況不佳退賽,心想難得代表台灣參加世界級賽事,故忍痛再撐40公里,最終以8小時10分完賽取得完成證書,也因此造成腳嚴重受傷,縱使回國後看遍各大醫院名醫和MRI檢查仍無法痊癒。
但狂愛運動跑步的我,縱使受傷至今已逾13年跑齡也已24年之長,雖目前已娶妻生子且在銀行任職,但仍養成每天下班去體育場跑步運動的習慣,也會參加一般路跑、越野賽、馬拉松和鐵人二項等賽事。除了自己的比賽,也和古塵流冒險運動公司合作,承辦路跑和越野賽事等活動。
目前概況
現階段在三重體育場創立「三重箭歇團」擔任總總教練,負責規劃設計團練的課表。本團目前人數大約30位左右並不算多,但團員包含一般上班族,外國朋友和田徑隊學生,每位團員都是單純喜愛跑步運動的朋友。
我們團員對跑步都有共同的興趣理想與目標,每週三晚上一起跑間歇練習,假日則一起相約跑山或河濱公園。
現在的我深深體會,無論跑齡有多久,無論有多少成績與戰績,現階段還能跑步,還會喜歡跑步,對我而言,才是最有意義的健康人生。
崇華的跑步秘笈Q&A
如果有任何跑步疑難雜症,都可以寫信寄至service@gobrilliance.com,主旨請加上[崇華的跑步秘笈Q&A],黃崇華將選出問題發佈在專欄文章中。
發問前別忘了提供以下個人資料,教練才能完整評估身體健康狀態:
姓名(暱稱也可以)、性別、年齡、跑齡、每週跑步量(距離)、大約強度(配速、速度),平常跑步地區路況(例如:操場,河濱公園,山路道路,越野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