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進行技術練習 關鍵始終是至高一步

0
2725

在以全程馬拉松 SUB2 為目標的紀錄片上,看到埃利烏德‧基普喬蓋的跑步姿態時的震驚感,直到現在仍清晰烙印在我心中。那流暢無比的跑姿,以及彷彿能用 1 km 2 分 50 秒的節奏跑到天涯海角的輕鬆神態,讓我感受到了什麼是不需要用力的終極省力型跑法。

照片來源:pinterest
照片來源:pinterest

在柏林創下的世界紀錄已經很厲害了,但更令人驚愕的是約半年後的倫敦馬拉松。他在過 40 km 後用長距離衝刺遠遠甩開對手,拿下了優勝,其平均速度就我推測應該有 1 km 2 分 40 秒左右。這根本不是普通人類能在以 1 km 2 分 55 秒的節奏跑完 40 km 後能跑出的速度。明明腳步看起來一點也不吃力,卻能產生超群的推進力,其技術和體力,簡直可以說是超人。

基普喬蓋的過人之處為何?

那麼,基普喬蓋的過人之處到底在哪裡呢?關鍵就在其恰到好處的脛骨角度和前傾姿勢,以及源自其巧妙體重轉移動作,利用髖關節和阿基里斯腱反射的兩段式彈跳動作。這兩個彈跳的時機完全相合,使身體很可以平穩地一口氣跨出很長的距離。儘管很難相信他居然能在不大幅伸展身體的情況下踏出這麼長的一步, 但只要看看他 1500 m 3 分 33 秒的最佳成績就能理解了。

跑完全程馬拉松大約需要 3 萬步。換算成用相同動作左右各重複 1.5 萬步的話,那麼「如何用最小的力氣踏出一步」就是決勝的關鍵。換算成速度(踏出一步消耗的力氣)× 耐力(1.5 萬步),氧氣的攝取量和能量利用效率、能量代謝、消耗量當然都會影響這個結果。所以跑步姿勢毫無疑問是馬拉松最重要的能力。

關鍵始終是至高一步

一般常認為,馬拉松的表現取決於氧氣攝取和搬運的能力,以及能量代謝和生產,還有運動器官。

但若這說法是正確的,那麼理論上消化了較多艱苦訓練的人,應該愈容易拿到優勝。然而實際結果卻並非如此。跑步姿勢才是影響體力的最大要素。我衷心期盼所有閱讀本書的讀者,都能從本書得到收穫,更加靠近自己的「至高一步」。

想擁有至高一步! 如何統一感覺和動作?

下意識地按照腦中所想去跑是最理想的。

若我光是擁有跑步姿勢的知識,就能按照心中所想去跑的話,運動員就不用這麼辛苦了。由於跑步的時候,我們只能依賴主觀的感受去活動身體,所以無從判斷自己實際跑步的姿勢到底正不正確。而且, 跑步動作在各階段都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頭腦的思考很難跟得上身體。

那麼,究竟該怎麼辦才好呢?最理想的情況,是能夠下意識地按照腦中所想的姿勢去跑。也就是以自然地去跑,身體便可做出正確的動作為目標。然而,想要一口氣學會跑步時所有階段的動作,是非常困難的事。因此我們需要進行技術練習。

技術練習需要定期進行

技術練習,是擷取跑步動作中的一小段特定動作,讓感覺跟實際動作合一的訓練。藉由重複練習,熟悉各個階段的動作,逐漸加深對整體跑姿的感覺。然而,即使已經幾乎完成了理想的跑姿,也還不是終點。

對於跑姿的感覺,非常容易受到健康狀況和天候等內外條件變化的影響,產生偏差。因此,打磨跑姿的技術練習,並不是修正完成就結束了,而是要每天(定期)回頭複習才行。

內容來源:最強跑步分析全書:顛覆舊有「常識」及「姿勢」,打造適合跑步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