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甘肅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事故 江晏慶列五點反思

0
2361

甘肅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事故新聞過了幾天,從震驚到沉澱…,雖然遺憾,但我們是否能從中學習到一點事情呢?

此次事故與眾不同之處在於,罹難者多是頂尖運動員,如果您跑了幾年越野,對於 PI 值 913 應該有些感覺(Killian 是 938),是的,這是梁晶選手的 PI 值,2020 年中國排名第一位。身經百戰的他,曾拿下過長 400 公里的「八百流沙越野賽」冠軍、2019 UTMF 亞軍,絕非只是單憑體能拚勝負的運動員,其經驗水平一定同列於眾高手之巔。當然,同場競技的領先選手們,一樣不是泛泛之輩…,這不禁讓我們反思,如果自己也遇到同樣的狀況,是否能夠全身而退呢?

我的答案是:NO。99% 的機率會掛在山上。

2016 年曾經到甘肅 張掖參加過一次 50K 越野賽,起跑海拔約 2800m,最高跑到 3500m,總爬升約 1500m,單單以爬升來看,還真的不算太難的比賽。甘肅是高原,大多平坦而空曠,以草原和土地為主光禿禿的山上沒有太多的樹林,這是台灣沒有的地形,風和日麗時根本感受不到氣候變化時的威脅。我想,這也是其中一項致命的隱憂吧,如果微氣候無法預測、大會沒有規定強制裝備,那遇到突如其來的氣候異變,肯定是束手無策的。零下 10 度是什麼概念?就是 1500c.c. 水袋裝滿水一夜會結凍的那種概念。如果再加上風雨,以我當時 背心 + 短褲 + 一件衝鋒衣 的配備,不瞬間變冰棒才奇怪。

以下是個人的一點小心得,自己做個紀錄,也希望對大家有點點幫助囉:

1. 撇開主辦單位的責任不談,選手也需要做好微氣候因應上的功課,台灣氣象局針對一些熱門的中級山/高山有逐 3 小時天氣預報可以參考。

如:能高北峰- https://www.cwb.gov.tw/V8/C/L/Mountain/Mountain.html?PID=D038&fbclid=IwAR3KmmRddOiT7pRgkW5u1duWYObKoumrd4-C1wQNuVKEkRVMwbf6vToLTv0

2. -10 度高山越野跑/登山其實不是問題,這在冬季的台灣高山上很常見,重點在於裝備和高地生理適應性。先不談生理體能的部分,關鍵在於,事件的背景是「競賽」而不是「訓練」,如何兼顧「運動表現和安全」是討論的重點。

但事實是:

第一,台灣目前沒有海拔 3000m 以上的越野跑賽事;第二,要兼顧速度和安全有兩個重點,首先,大會得公平的律定隨身裝備(所以輕量化高機能性的 $$ 不能省…)。再來就是裝備轉換區的配置,這點會隨著地形因素有設置上的困難,因此隨身裝備的攜帶完整還是重點;第三,在競技的條件下,裝配程度要能夠到「低強度之下還能舒服」的等級是很難的,但至少能夠幫助我們不幸遇到突發狀況時,能夠撐的久一點,提高被救援/自救的機會。

3. 不戀戰。取捨之間總是需要一些經驗和勇氣,這無法紙上談兵,一定得「不斷的去經歷」和學習。

4. 登山運動是台灣歷史最悠久、最有傳承的運動之一,有很多很棒的學習管道,也鼓勵在疫情過後,大家能有機會學習和體驗台灣的大山之美。從事任何事情都有風險,學習風險管理,勇敢去體驗精采難忘的旅程、為人生寫下不一樣的一頁,是大自然運動教給我們的其中一樣事情。

5. 最後就是,不知道有沒有朋友有疑問,第三段回答 99% 會掛掉,那可能保命的 1% 是什麼呢?沒錯,就是神蹟。出發前禱告吧!

古人說:人算不如天算,總有人們難以避免的意外發生。尊重土地、大自然和在地歷史人文背景,是個人這些年跑山旅程中很大的體悟。

R.I.P 願逝者安息

 

文章來源:江晏慶

【延伸閱讀】

中國超馬一哥殞落 甘肅越野馬拉松遇劇烈天氣釀21死

高山越野跑,你必須得懂的6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