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會的話,我想去花東體驗飛行傘,」沈利倩說道:「就像家裡的老鷹一樣,翱翔在空中,放眼俯瞰大地。老鷹帶給我很大的勇氣。」利倩的笑容裡透露出一抹樂觀的光芒,那是她超越自身命運,在身邊家人愛的包覆下孕育出驕傲。
利倩在出生之後因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隨即安排化療,儘管緊急用藥後活了下來,然而,已經黑了的右腿必須截肢才能保命。她說,在長大之後,就意識到自己與其他人不一樣。然而,父母親的陪伴與支持,在愛中沐浴成長的她沒有失去樂觀、堅強的面容,反而能用強大的影響力,為身心障礙者、為動物、為生態發聲。
你的腳為什麼在後面
從小就與義肢相伴的利倩,母親甚至給義肢一個『美人腿』的稱呼,雖然知道自己與其他小孩有著不同,卻不會因此而感到疏離;傳統家庭對家中的身障兒都會投以悲觀的眼光,但利倩的家庭裡不上演這樣的苦情戲碼,反而是用樂觀且正面的眼光去看待。
「以前還不習慣義肢的時候比較常跌倒,義肢都會掉在後面,家裡人就會大笑。如果是路人肯定會嚇一大跳:怎麼有一隻腿掉在地上。」她說道。
為了讓外型美觀,母親要義肢師傅在鋼架支柱體外層加上膚色包裝,讓它看起來比較像是真的腿。利倩上了國高中之後,身形也慢慢抽高,她主動開口希望把膚色外包裝拆掉,只剩下鋼架的部分。一來可以讓義肢師傅省一點功夫 (隨身高成長,義肢的長度也需要反覆調整) 。二來,她直言不諱地笑說:「因為看起來很帥。」
然而,在國中期間也並非一帆風順,因為義肢遭受過其他同學霸凌、嘲笑,也讓她的心靈受到創傷。「回頭來看,你知道那是男生正值青春期不懂事的年齡。」利倩接著說道:「那時候的心態轉變、轉折也剛好是爸爸開始養老鷹…」
老鷹紅豆排排站
揮別當時的陰霾,而今能侃侃而談的利倩笑說,人生最低潮的時候約莫是國中時期。「在學校要被同學欺負,在家裡還要被老鷹欺負。」她說:「老鷹很可怕,我怕得要死。爸爸又堅持要養在家裡,又要教我去接觸牠。」沒想到才短短幾年,父親馴鷹有成,在旁邊觀看的利倩也萌生了興趣,進而開展她馴鷹人的學習生涯。
「後來我高中後回頭看,才意識到一件事,看到老鷹在天空飛的時候,無形中傳遞給我很大的勇氣,讓我能更勇敢面對自己的義肢人生,不用畏懼其他人的眼光。站在高處,你的視野、想法更寬廣。」她說道。老鷹不只帶給她勇氣,也教授她把生命看得更為遼闊、豁達。
在求學過程中,學生都要提出自主學習及學習歷程的簡報資料,這讓利倩萌生了把老鷹紅豆寫成繪本的念頭。於是結合了美術設計師的父親,在 2021 年出版了《老鷹紅豆的故事》兒童繪本,書中闡述了生命教育、保育觀念以及友善環境等觀念──大家聽到老鷹紅豆,只會想到一隻名為『紅豆』的老鷹,利倩笑說,家裡其實養了七隻老鷹。在上百場的生命教育分享講座,通常都會帶兩隻老鷹紅豆到校園宣導分享。
不只老鷹成為生命教育的推廣者,利倩本身也成為生命教育的倡議者,無論對於普羅大眾的孩子們,或是身心障礙家庭,希望透過分享會讓他們更懂得珍惜生命、積極地面對生活,找到自己的目標…等等。
那一天我開始跑步
如同一般愛好運動的少男少女,利倩也同樣喜歡戶外休閒運動,滑板、蛇板、戶外健行登山甚麼都來,但跑步確實是未曾想過的運動。
在 2024 年,沈利倩受邀成為 New Balance 「Run Your Way」全球合作夥伴之一,甚至加入了 NBRC 跑團接受翰暄教練的指導,並於同年參賽了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 13 公里項目。「跑步對我來說比較困難,因為義肢跟殘肢的接觸點會磨,跑步距離一長就會磨傷。」她說道:「而且我一開始的義肢並不適合跑步,是後來『正全義肢公司』提供我一般生活用的義肢,還有專門用來跑步用的刀鋒義肢。」
兩次在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出賽, 2024 年第一次挑戰 13 公里組只跑了一半,隔年的第二次則是走錯路,卻把前一年最後的一段路補齊了。「我沒有氣餒或是很失望,當然一開始是有,但我並不是隨便放棄的人。我反而會更希望把這件事完成。」她給自己另一個期待是在今年或明年再次挑戰半程馬拉松。
「如果我都能跑步,如果我都能做到,那為什麼不願意試試看呢?」利倩用自己的跑步故事,打動了身邊的親人、同學與朋友,甚至在校園內發起了『一週晨跑打卡』的活動,邀請同學們一大早在清大校園跑步、打卡並上傳。「因為自己開始跑步,也讓身邊很多人開始嘗試跑步,這是我在跑步中收穫最大的事──我可以影響很多人。」她說。
只有不想做,沒有做不到
自 2018 年前由教育部體育署發起的身心障礙運動推廣,運動平權的觀念與友善互助的方針早已深植人們心中。在未來,除了持續落實運動平權,同時也希望有更多有影響力的身心障礙運動員,能喚醒更多人走出戶外,敢於自我挑戰。希望讓整體環境更為友善且兼具共融,無論是一般人或是身心障礙者,都能在運動中體現共融、感受共榮的光彩。
現於清華大學攻讀特教系的利倩說道,她想做的不只是一名特教老師,更希望能用自己的影響力,喚醒、倡議並為更多身心障礙者發聲。「身為身心障礙者,我知道行動上可能會有些限制,但這並不影響我對自己的看法——身心障礙不應被貼上負面標籤。」她想挖掘更多身心障礙者的故事,幫助他們走出家門,去擁抱自己的生命,像老鷹一樣眺望。
在運動部即將正式成立的此刻,沈利倩作為身障者本身的發聲者與正面典範,連同企業積極參與與支持,無疑展現出推動運動平權的重要關鍵力量。未來,如何整合更廣泛的社會資源,並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將成為我國運動部打造共融運動環境、實現真正平權願景的重要課題。
「我想要幫助更多人。慢慢地,我已經理解這是我的使命。」她說道:「我的名言是『只有不想做,沒有做不到』,如果不去嘗試去做,你不會知道自己能做到甚麼。」
利倩開始跑步,也讓身邊人開始嘗試跑步。帶著紅豆與父親在校園內分享生命教育,也提醒更多學生重視生態、環境與動物的生命。獲頒全國十大傑出青少年的利倩,在 2022 年獲頒總統教育獎(高中職組),當她為老鷹紅豆發聲的同時,也用著人生歷練撰寫一本讓人感動、帶著笑容書寫屬於『沈利倩』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