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的時候怎麼辦?跑步!

0
17

曾聽過有人玩笑道:「沒什麼是跑五公里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跑十公里!」雖然跑步不能取代專業的治療,但對於振作心情來說也是個超強的工具,無論是休閒跑或是跑馬老手,只要穿上鞋踏出門,每一步都在幫我們整理情緒呢!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

減輕壓力及焦慮感

跑步最直接且有研究證明的就是緩解壓力及焦慮感;因為運動會觸發內啡肽的釋放,這些「快樂荷爾蒙」會讓大腦產生跑步帶來的愉悅感,促進跑者放鬆;而跑步重覆的動作,也有助於打破伴隨壓力出現的負向思維循環,當我們專注在步伐及呼吸頻率同時,也將注意力有效轉移。在一項2021年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的小型研究得出結論,只要10分鐘的中等強度跑步就能幫助大腦調節壓力。

跑步同時也能促進血清素及多巴胺釋放,有助於調節情緒;此外,設定並達成跑步的目標時,帶來的成就感及目標實踐感也能促進積極的心態循環:設定目標—達成,抵消低潮的情緒,讓每一次的跑步(尤其是達到短期目標時)都能提供更明確的成就感,能舒緩情緒,同時有助於睡眠品質提升,醒來時也更有精神。

增加自信心

達成跑步目標時,無論是完成人生第一場超級馬拉松、或跑完第一場5K、還是發現自己已經維持跑步習慣一大段時間了,都有助於提升自信心,因為每個達成的里程碑都刻著你努力的痕跡。

而這樣的成就感也能影響到生活中的其他領域,將跑步所需的紀律及投入,轉化進入個人日常及職業活動裡,有助於建立更積極的自我,及增強對自我的掌握程度。

找到社群感

跑步讓我們長出更多毅力,光是每次為自己訂定目標,然後挑戰的過程,都像在訓練自己的心理肌肉;加入跑團或參加比賽也有機會認識同好,彼此鼓勵,這樣的社交可以提供給我們必要的支持、動力及鼓勵;在跑步社群裡體驗到的歸屬感及夥伴情誼會很振奮人心;跟其他跑者相互建立的支持網,有助於動跑動力的維持。

暫時「數位排毒」

數位時代裡的干擾,可能會令人感到負荷,跑步提供了從其中脫離的喘息空間(跑步時也很難看手機對吧?),讓我們可以重新與自己及大自然連結;這樣的數位排毒有助於減少心理疲勞並提升專注力,且戶外跑步提供體驗自然的機會,可以帶來平靜及振奮感,也能緩解倦怠感並讓思路更清晰。

正念及韌性增強

跑步時,我們就是專注在當下,無論是留意呼吸節奏、步幅步頻或週遭景色,這種活在當下的練習,也能減少負面思維模式,並改善情緒調節。有助於管理壓力、焦慮及情緒,也能增強韌性,因為訓練及比賽中經歷的挑戰及挫折,都是我們對於毅力、決心及克服問題的課題,每一次挑戰自己的極限時,都能強化我們因應困難的能力。

將跑步納人日常習慣,能培養結構感及紀律,也能穩定日常作息;規律有助於情緒穩定,減少生活的失序感,且堅持跑步計劃,會需要更多時間管理的能力。

寫在最後

不曉得你有沒有發現:在將跑步納入每日必做事項時,會有意識的將工作安排集中在某個時間段完成,生活的秩序因為運動的一~兩小時而產生的規律,是在建立跑步或運動習慣前所沒有的;因為這一段時間是必須要空下的,所以我們也會更有意識地提升完成其他待辦事項的速度。

而在跑步時能夠專注於自己以及跑完後的暢快感,這種感受是否也正是我們熱愛跑步的原因?今天早點完成手邊工作,穿上跑鞋,送自己一小時的獨處時光吧!

資料來源:runnersworldupandrunnin

【延伸閱讀】

HOKA Mafate5的極限體驗與Ada的山徑哲學
亞特蘭大馬拉松全紀錄 許績勝圓夢奧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