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曉得多少人跑步的起點是「想減個重」、又有多少人跑出興趣心得後回頭猛然發現「體重根本沒變」?先破梗,本文作者 Cory Martin 指出,跑步若做為整體減重計劃的一部份,是絕對有助益的,因為跑步對於想減重的人來說是很好的運動之一,能夠幫助跑者降低體脂率。
跑步之於減重的好處
跑步是項具有一定強度的運動,可以燃燒卡路里並助於減重,前提是:必須結合低熱量飲食+跑步來產生熱量赤字(燃燒的熱量多過於攝取的熱量)。規律的運動已被證實可改善健康同時降低體重,參與跑步這項運動還有其他好處,包括:減少腹部脂肪,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且會改善活動能力。
那麼,跑多少才能減重?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每人每週至少運動30分鐘,可以分段累積,效果與一次完成差不多,但每次至少要連續10分鐘;例拆為2次15分鐘,或3次10分鐘;而世界衛生組織則建議成人每週至少要達到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
如果目標是維持目前體重:
- 運動量: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活動
- 高強度:時速8公里或更快(每公里7分30秒或以上)速度跑步,就歸類在高強度體能活動
- 中強度:較為輕鬆的快走(低於時速6.4公里或每公里超過9分20秒)
目標為減重:
- 增加活動量:為了減重,會需要更頻繁+更長的運動時間,或以更高強度進行運動,比方說加快跑速;如果你是跑步新手,可以先逐步達到每週75分鐘高強度、或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
- 計算熱量消耗:使用運動app來確認每次運動所耗的卡路里
- 調整飲食及活動:可以透過活動、飲食來達成熱量赤字,一旦確定燃燒的卡路里數字,可以自由決定跑更久或更高強度,或是從飲食調整下手
關於對減重的期望
減重的其中一個目標是透過增加活動及減少攝取熱量,以期每週可以降0.45-0.9公斤,這是較為穩定的減重進度,也會比快速減重更能維持。安全的每日減重飲食熱量目標是女性在1,200-1,500卡路里、男性1,500-1,800卡路里之間,在沒有醫療介入的情況下,每日攝取不要低於800卡路里。
減重的跑步計劃
如果是運動初心者,會需要先建立肌肉耐力,跑走交替也是能延長跑步時間的方法;也可以把跑步融入其他你已經習慣進行的活動裡,以提升每週的體能活動,當漸漸習慣跑步後,就能越跑越遠,也能以更高強度來進行,而這些改變都有助於減重計劃。
- 初心者計劃:
- 快走暖身後,試著跑5-10分鐘,然後回到步行;重覆這個過程,直到當天運動目標完成;一週後再加長跑步時間,直到每天能持續跑30分鐘 / 每週5天左右。
- 中階~進階者計劃:對已經正在跑步中的人來說,增加跑步時間、強度或運動天數,都很有幫助
- 慢慢為每次跑步增加 5 到 10 分鐘,或在一週中額外多加一次跑步訓練;想提升強度與燃燒更多卡路里,可以嘗試爬坡跑、跑步機上加傾斜,或在快跑與中等速度間交替間歇跑;另一種提升活動量的方法是將肌力訓練加入跑步計劃;肌肉強化能提升耐力與跑步能力,提高速度並讓你能跑更長時間。
安全及預防受傷
一切都要基於安全為第一考量,因為只要受傷,等於無法進行任何計劃;若有既有病症,建議在開始跑步前先咨詢醫療專業人員,同時為了安全跑步並預防受傷,以下是需要留意的事項:
- 適當暖身很重要,包括動態伸展及快走。
- 逐步增加時間及強度,因為一次大量增加易讓身體受傷。
- 隨時傾聽身體發出的警訊,疼痛或過勞就是運動過量的警告。
- 適時變換運動內容,加入重訓、皮拉提斯或瑜伽,同時提升肌肉力量及柔軟度,都有助於改善跑姿及肌耐力。
- 同時留意水分補充,這是避免抽筋、頭暈及脫水的良方。
- 適合的鞋是跑步關鍵,可以預防關節受傷及避免水泡。
- 戶外跑步需要留意路面狀況及交通,夜晚最好穿著反光裝備跑步,若是在不熟悉的地區最好結伴共跑為宜。
活動及飲食的平衡
如同前面所述,「熱量赤字」才能看見減重效果,但同時也要留意每天攝取的營養,如果已達到建議的運動量,但體重沒下降,就要追蹤飲食來決定需要怎麼調整(最好的方式是拍照並記錄下來,很多食物熱量遠比我們想像得更多);最重要的還有:不用完全避免某種食物,而是留意均衡攝取。
養成跑步的習慣,一開始可能有點困難、飲食控制亦然,但隨著時間堆疊,體能會提升、判斷大概的攝取養份及熱量的能力也會增加;每個月都為自己設定目標,達成後也會感受到實踐的滿足感。
只要記得:我們願意踏出門就是前往成功的第一步!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verywellhealth
【延伸閱讀】
心情不好的時候怎麼辦?跑步!
高強度間歇運動更能有效減重?科學家發現抑制食慾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