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三項的溫柔力量|IRONMAN世錦賽身障選手的自由與超越

0
36

隨著NICE男子組及KONA女子組落幕, 2025 年的IRONMAN世界錦標賽完美落下句點,賽道上令人欽佩的有頂尖選手們創下的佳績,還有身障選手們努力拼搏的過程。

IRONMAN KONA的堅靭身影

來自法國的選手 Meriam Amara及她的陪賽員Céline Bousrez,她們以優異的12:55:38佳績獲得該組別第一(圖片來源:https://slowtwitch.com/)

來自法國的Meriam Amara是視覺障礙的選手,她與陪賽員Céline Bousrez以優異的12:55:38佳績獲得該組別第一!先天失明的Meriam Amara曾在2020年的帕運三項鐵人世界盃中取得PTVI女子組第三,2017年及2018年也分別在法國帕運三項鐵人錦標賽中獲得冠及亞軍的榮耀。

熱愛挑戰的她,進入職場才開始她的運動生涯,主動連繫協會,由協力車入門,再加入跑步,最終學習了游泳。後來她報名了鐵人三項,自此愛上了這項運動。

另二位讓人動容的選手,是美國的Adrienne Bunn及Carla Simon,兩人都是自閉症的鐵人三項運動員,也在這場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

(圖片來源:Adrienne Bunn IG)

Adrienne Bunn在今年的IRONMAN世界錦標賽中以13:58:39成績完賽,她在2023年以最年輕自閉女選手的身份挑戰了IRONMAN世界錦標賽,也是特奧會金牌及銅牌的得主。

(圖片來源:Carla Simon FB)

而Carla Simon則以15:10:40成績完賽,她在過去的訪問中提及,在她的一生當中必須克服非常多身體及神經方面的困擾,包括自閉症、運動障礙及癲癇,但這些困境都是促使她前進的動力,她說道:「每當賽中掙扎時,我都會提醒自己,我曾經歷過更艱難的處境!」

(圖片來源:Ashley Grace Norton IG)

同樣來自美國的鐵人Ashley Grace Norton,她在2017年被診斷出患有多發性硬化症,在面對疾病挑戰後,她於2022年開始進行鐵人三項訓練,這次賽事她最終以16:04:36的成績完賽;她的參賽意義非凡,曾在文章中說道:「我想向世界、尤其是有著身心障礙的人們證明,身體為他們設下的限制不是真實的。」

台灣鐵人的努力

視線轉回台灣,賽場上同樣有令人動容的鐵人身影!知名身障鐵人李協興分別於 2024 年完成了 Challenge Taiwan 鐵人 277(226公里+隔日 51.5公里)及 2025 年的 IRONMAN Penghu 澎湖,並以今年的成績積極爭取前進KONA的機會!今年 11 月,他更成為第一位挑戰 FXT 極限鐵人三項的視障選手。

而另一位視障鐵人呂冠霖,明年也將踏上IRONMAN Penghu 澎湖賽道,期許未來他也能站上IRONMAN的最高殿堂!

有他們的參與及努力,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運動場域越來越友善,正在往讓不同障別的運動員可以盡情表現、發光發熱的舞台邁進。

制度化接納是現在進行式

鐵人三項運動在台深耕已有多年,除了擁抱身心障礙運動員,也積極地偕同愛運動動無礙團隊,支持並推行運動平權的理念。在 2025 年 9 月,台灣正式成立了運動部,並以打造「運動平權、社會包容及永續發展」為國家願景。這也代表運動,不光是鐵人三項,都應該落實在我們的日常,而不再限於特定領域。

而運動平權,指的不是「提供完全相同的資源」給所有人,應該要依據不同的障別需求來分配資源,才能達到公平的結果。當政策凝聚了社會共識,我們也願意提供多一點彈性,運動場域才有機會更多元。無數正在賽道上努力的身障選手們,共同的身體語言訴說的都是:運動平權應該要是現在進行式。

關注 愛運動動無礙:身心障礙運動資源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