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年奧運四金得主姬蒂的泳姿來詮釋姿勢游法

0
6649

既然游泳這項運動的目的一樣是向前移動,那就值得我們再強調一次「向前移動的共通原則」:

●所有物體的移動都是在重力場內跟環境互動下完成的。
●不管任何移動都是在各種外力作用下的結果。
●內力只能改變身體的姿勢,只有外力能讓身體移動。
●任何運動都會牽涉到身體姿勢的改變所造成的支撐點轉換。
●所有物體的移動都是失衡與平衡之間反覆循環的結果。

接下來的問題只有一個:我們該怎麼把上述的原則運用在游泳技術中,進而提升游泳動作的效率?

前面兩篇文章已經討論過在水中很難運用重力但事實是重力無時無刻者持續向地心牽引著身體,在水中當然也是。顯然地,當我們要陸上向前移動時需要改變身體的姿勢才能不斷利用重力創造失衡,這也是游泳技術的首要目標。

但要怎麼改變姿勢?哪些姿勢才是最關鍵的呢?

下面再以今年奧運四金得主(全是自由式項目)姬蒂(Katie Ledecky)的泳姿為例,我把它在比賽中的一次水中的划手循環分解成八個姿勢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81262-A

圖1:

右手掌剛剛出水,現在整個右手臂和右肩者在水面上,這代表浮力忽然減少。浮力支撐所減少的體重轉移到左手的前臂和手掌上(下面簡稱「支撐手」)。此時左側的臀部必須保持在低位、右側臀部在高位,才能確保體重一直壓在支撐手上。反之,如果這時候轉臀,支撐手上重量就會變小,右側身體在圖6「向前落下」時的加速度就會跟著變小。此時臀部還沒有轉動。

圖2:

支撐手上的體重愈多,右側身體向前加速度的潛能就會愈大。為了讓支撐手的體重持續存在,左側臀部不能轉動,而且支撐手要保持高肘狀態(肘高於掌)。若手肘或大臂掉下來,支撐手上的體重也會減少。所以此時保持高肘很重要。此時臀部還沒有轉動。

圖3:

向前落下開始。此時是划手時鐘的三點鐘方向,支撐臂上的力矩最大時,正是俗稱的「前交叉」姿勢:此時雙手手掌剛好在同一鉛直線上(提臂手的手掌在紅色箭頭正上方)。我們可以注意到,大臂仍跟圖2一樣在同樣的高位,完全沒有掉下來。從手掌到臀部的肌肉鍊結相當重要,它們能承受的體重愈多,向前落下的加速度就愈大。

圖4圖5:

右手入水後,轉肩的動作就已經開始。身體重心愈來愈接近支撐手的上方,但還沒到。(因為一隻手臂向前伸,另一隻在胸口下方的關係,身體的重心會前移到在胸部下緣,它就像踩踏的下死點:六點鐘方向)

圖6:

向前落下的過程完全結束。此時是划手時鐘的六點鐘方向,身體的重心來到手掌正上方,支撐手的工作完成,必須盡快開始轉移體重,也就是提臂(主觀的意識是在提肘)。身體的重量通過支撐手的正上方時,也是身體重心距離支撐手最高時),平衡被破壞,身體此時以最快的速度向前落下,大部分的人會誤以為此時是靠推水加速,其實是靠失衡加速。

圖7:

關鍵泳姿。此時身體各部位承擔的體重最平均,同時也蓄積著最大的前進動能。這個姿勢的特徵是:單手在頭前伸直,手掌剛好在水面下方,準備擔任支撐體重的工作;與此同時,為了提供穩固的浮力支撐,同側的臀部「側轉」向下,在前伸手與臀部(浮力支撐)的雙重支撐下,身體處於快要失衡的平衡狀態,此時全身的體重平均分佈,這正是完美的關鍵泳姿。要達到完美的關鍵泳姿,最重要的幾項因素是手掌的位置以及從手掌到臀部這條支撐鍊的穩定程度。

圖8:

手肘出水,體重開始轉移到支撐手上。此時準備把身體部署到「向前落下」的位置(也就是圖1)。

就像跑步一樣,游泳也只是支撐的平衡→離開支撐的失衡→轉換支撐之後再回到平衡的循環過程。在學習游泳技巧時都應認清游泳就跟所有的運動一樣,都必須遵從移動的唯一法則:「所有的移動都是失去平衡所造成的」,為了持續移動,我們只要不斷轉換支撐再創造下一次失衡即可。

在這樣的邏輯下,游泳的效率來自於「用正確的姿勢支撐體重」以及「準確地在對的時間點轉換支撐」。
像舞蹈、體操和武術這種需要高超技巧的複雜動作也都是從最簡單也最重要的基本功開始練習起的,不管之後練到多強這些基本功都要一直反覆練習……這些基本功其實就是「姿勢」。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用高速攝影機把這些運動的動作拍攝下來,再一格一格來看畫面,這些畫面就是不同的身體姿勢,在這些姿勢當中有些最重要的「關鍵姿勢」。這些關鍵姿勢是不管是誰,也不管速度快慢,只要從事該項運動都一定會通過,而且它們正是影響該項運動流暢度的關鍵。

看到別人優美的流暢動作,我們很難直接學習,但學習姿勢就簡單多了。當關鍵姿勢都做對了,姿勢與姿勢間的動作就自然是對的。游泳也是如此,這篇文章正是試著把自由式中幾個比較重要的姿勢給具像化出來,希望對喜歡游泳與想要進步的朋友有幫助。

==

PS 1從製圖到寫這篇文章,修修改改大約花了兩個星期的時間,除了讀書也不斷跟羅曼諾夫博士通信討論,但還是可能會有沒想清楚的盲點,所以希望可以聽到他者的回饋(最好是批評指教),以求盡量免除思考上可能的盲點。

PS 2 博士書中的划手時鐘是拿來跟自行車踩踏時鐘作對比:

前交叉,是三點鐘方向,因為此時上半身出水最多,所以力矩最大(圖3);

入水,是向前落下開始(圖4);身體的重心通過手掌,是六點鐘方向,向前落下結束(圖6)。

SHARE
Previous article築夢非洲 ─ 陳秉豐,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講座
Next article推薦越野跑影片 ── FORMOSA TRAIL 福爾摩沙古道
【國峰的水中練功日記】 2005 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游泳隊隊長(大學期間加入游泳隊之後,從此深深著迷於耐力運動的世界) 2006 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輔系 ─ 外國語文學系 2007 開始從事鐵人三項訓練 2008 以十七天跑步環台1017公里的行動為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募款 2009 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研究所,隨後入伍。退伍後定居於花蓮,從事寫作與鐵人三項訓練。 2011 起擔任國立東華大學鐵人三項代表隊教練 2012 起擔任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2012 起成為國際菁英鐵人隊Featherlight TriTeam的六位隊員之一 著有:《鐵人三項》(2010,臉譜出版)、《先秦儒家水意像析論》(2011,花木蘭出版)。《在水裡自由練功》(2012,臉譜出版)。譯有:《跑步該怎麼跑》(2011,臉譜出版) 個人部落格:rocky549.blogspot.tw 跑步環台部落格:dhtriteam.blogspot.tw 近年比賽成績 2012 泰國羅永鐵人三項國際錦標賽 總排第一名 2012 洄瀾國際鐵人三項精英賽 總排第二名 2012 台南國際鐵人三項競賽 M25組 第一名 2011 福隆泛舟鐵人男子全程組 總排第二名 2011 台東半程超級鐵人賽(113km)總排第 第三名 2010 Ironman Taiwan 70.3 M25組 第三名(世界錦標賽資格) 2010 台東半程超級鐵人賽(113km)總排第 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