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究者布萊克.唐納森在著述裡披露的驚人事實之一,就是觀察到採行低碳飲食的病人不只減了重,其他健康問題的症狀也告消失。
這些健康問題包括心臟病、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骨關節炎、膽結石和糖尿病,在一九○○年代早期被通稱為「肥胖六重奏」,因為這六個問題被觀察到較常發生在肥胖者身上。當病人採取常吃肉飲食之後,唐納森發現他們「越來越少求助於藥物」來對抗這些疾病。
在飲食中,當碳水化合物被脂肪取代,一切似乎都變好了。無可否認,這很像是江湖郎中在吹噓各種仙丹妙藥的功效,因而讓這些飲食蒙上一層賣膏藥的色彩,但高脂低碳飲食確實常被觀察到似乎可治癒不少的健康問題,而且從班廷在1860年代早期發現自己身上的變化開始,就一直真是如此。
心臟病、糖尿病甚至是癌症,可能由現代飲食中的各種碳水化合物引起,一直是很多醫生與研究者在原始部落人口開始吃這些食物時所觀察到的結論。例如德國醫生奧托.薛佛(Otto Schaefer),曾在一九五一年造訪加拿大北極圈中最知名的肉食因紐特族各部落。他在巴芬島(Baffin Island)找到的族群,尚未受任何西式飲食影響,仍吃著一種完全以肉與脂肪組成的飲食,有開胃的美味珍饈如海豹腸、魚眼,和「生鮮時就縫進海豹皮再曝曬二到三天的北極鮭」。
在一些北極區域,哈德遜灣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已經開始每年以船載入食品,主要是麵粉、糧餅、茶葉和糖蜜,但是並非所有的族群都獲得這些貨物,也因此讓薛佛有機會比較研究獲得大批西方食品的族群和維持原始飲食的族群。
薛佛發現,凡是在按照「古老原住民方式」飲食的地方,健康狀況普遍良好。在檢查了四千名加拿大因紐特人之後,薛佛表示他並未見到任何維生素或礦物質缺乏的跡象,儘管他們的飲食中完全沒有水果或蔬菜;冬天缺乏日照也未造成維生素D缺乏症。「他們的大部分飲食是由鮮肉和魚組成,大多數是生食或凍著吃。」他也未曾聽聞有人因欠鐵質而貧血。
經由他自己的觀察,以及在艾德蒙頓(Edmonton)一家醫院和附近一間療養院所蒐集到的數據,薛佛的結論為—在採取傳統飲食的因紐特人當中,哮喘、胃潰瘍、痛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幾乎不存在,也未見高血壓和身心症引發疾病。他只看見兩個血壓超過一百毫米汞柱的案例,而且發現動脈硬化在因紐特老人之間,要比在老年加拿大白人之間更不常見。他寫道,心臟疾病「沒有出現在六十歲以下的愛斯基摩人身上」。
相較之下,每當因紐特人以碳水化合物替代他們的傳統飲食時,健康就會變差。婦女和兒童大量出現貧血,而且在一個吃了這些「文明」食物的因紐特人身上,薛佛發現了第一個糖尿病案例,這是以往加拿大北極地區從未被通報過的首例。他也發現慢性中耳炎和齲齒,在某些案例中,齲齒甚至嚴重到有些因紐特人以海象牙做了自己的假牙。6薛佛推測,極有可能的原因似乎是,這些長期適應脂肪與蛋白質飲食的因紐特人,無法應付西方介紹給他們的澱粉和糖。
在一個叫做伊魁特(Iqaluit)的聚落,薛佛發現那裡的因紐特人傳統食物吃得最少,而其健康狀況也是他見過最糟糕的。他觀察到,因進食大量糖而產生的問題,在西方國家是發展了幾百年才出現,而「對於加拿大的愛斯基摩人,幾乎是唐突顛簸地發生在過去二十年間」。薛佛目睹了一個世代永遠失去了他們的健康和生活方式。凡是放棄吃肉的因紐特部落,都以碳水化合物取而代之。在伊魁特,當地人吃洋芋片和喝汽水;薛佛告訴一家當地報紙,這種飲食改變近似於「自行施加的種族屠殺」。
薛佛並非唯一觀察到這種飲食轉變及其與慢性病關連的人。英國皇家海軍醫生湯瑪斯.克利福(Thomas L. Cleave),曾於一九○○年代早期到眾多偏遠地區旅行,也見到同樣的現象。
他稱所有的慢性病為「甜味病」,因為這當中有諸多疾病都是與引入精製碳水化合物同時到來—主要是糖和白麵粉。事實上,一船船的精製糖也早已抵達克利福自己國家的海岸,當英國於一六七○年代開始兼併西印度群島,英國人的糖食用量就從一七一○年的每人四磅,到一七九○年的每人多於二十磅,增加了五倍。
十八世紀後半,英國出現了第一個心臟病病例。因為此時期也是將牛、羊等家畜養到極度肥胖的年代,因此當心臟疾病出現時,比較普遍的解釋是歸因於肥肉,而非糖。
然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平均肉類消耗量保持不變甚至下降,但心臟病的罹患率卻見上升。事實上,在飲食中唯一與心臟病罹患率同步上升的是糖的消耗量。及至十九世紀末,一般英國人的糖食用量是每年約八十磅。
(相較之下,在二十世紀末,美國食品工業則供應每人多於一百五十磅的糖,如今還包括高果糖玉米糖漿。)
另一個似乎與精製碳水化合物同步出現的慢性病是癌症。
在因紐特人這樣的孤立人口中,癌症由罕見變成常見殺手,而每當這些人口開始吃糖和白麵粉時,這個改變就會發生。關於此種癌症崛起的記錄並非少得可憐,也不僅只「侷限於一兩個住在非洲或亞洲的荒野醫生發表的意見」,英國記者與歷史學家巴爾克(J. Ellis Barker)在《癌症:起因與預防》(Cancer: How Is It Caused; How It Can BE Prevented, 1924)一書中說明,這樣的證據來自全世界,包括大量的文獻報導與研究,其中有許多最初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或是《刺絡針》—這兩者都是極受敬重的期刊,或是刊登在當地的出版品如《東非醫學期刊》(East African Medical Journal)。
他蒐集到的所有敘述幾乎都支持這個主張—癌症以及其他慢性病,原本並不存在於孤立人口中,只有在西方碳水化合物到來時才出現。喬治.普林特斯(George Prentice)是一位曾在二十世紀初於中非南部與孤立族人共處的醫生,他觀察到有一長串的疾病,幾乎是同時在這些孤立人口中出現(後來唐納森把其中一些納入他的「肥胖六重奏」),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和中風、癌症、肥胖症、糖尿病、齲齒、牙周病、闌尾炎、消化性潰瘍、憩室炎、膽結石、痔瘡、便秘和靜脈曲張。
在偏遠人口首度持續接觸西式飲食後,這些疾病就無可避免地成群結隊出現。
西方到底是引介了什麼給這些偏遠人口?營養學家一直告訴我們的歷史故事是,工業化的世界帶來「高脂、熱量密集的飲食,有相當分量是以動物為主的食物」。
這段引言來自於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反映了當時的主流觀點。但是,在薛佛和其他人的歷史敘述中,可見的明顯事實似乎是,西方人一開始輸出到貧窮國家的物資,只限於容易打包與保存的東西,那就代表不是肉或乳製品,因為這些食品很容易腐敗,除了豬油偶爾是例外。
喔,不,傳送到世界上每個西方貿易商可達角落的,是四種非常便於攜帶且受歡迎的貨品:糖、糖蜜、白麵粉和白米。換句話說,就是精製碳水化合物。疾病隨著這些西方食物降臨,因此這些病症被稱為「西方病」、或是「文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