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完賽的實力,還是訓練成擁有競賽的能力?
台灣早期的馬拉松賽事,多半被限時五小時三十分,關門時間緊湊、跑者必須時刻趕路,才能減少被幾個門檻點被關門的機率。
馬拉松賽事一直被認為是需要做足準備、行前訓練充足、甚至是心靈層面也要調整的高山之行。但近年來包含補給食物的豐富化、過於強調歡樂性質,使得馬拉松形同大眾郊山般,這樣的疏忽常導致訓練不足、準備不足的跑者前來挑戰,並且在此受傷、發生意外。
一般參加賽事有兩種對象,一種是能沿路玩跑42公里、甚至是一百公里的跑者;另一種是以最小的補給、最快的速度去完成比賽。兩種跑者的心情上截然不同,自然包含訓練方法以及準備也有所不同。許多有經驗的馬拉松跑者會說,一年選一到兩場賽事做為競賽準備就好,其他賽事可以放鬆一點。
分別出『完賽』與『競賽』的心靈
許多優異的跑者,在非目標賽事上跑出稍遜色的成績時,常會受到他人的詢問:「今天狀況不好嗎?」但事實上,也許跑者只是想好好地按照自身配速、安定地完成比賽,而不是劍拔弩張般追究速度。這時候我們可以說,跑者有完賽的實力,卻沒有刻意追求競賽的能力。
要成為競賽的水準,除了訓練外,更重要的是配合每個訓練週期的規劃與調整,包含最後期速度上的調整、體能恢復、訓練量的降低等等。它可能必須累積超過三個月的周期循環,才能讓璀璨煙花綻放一瞬間。但如果要維持著『完賽』的體能,只要維持常態的跑步活動,並做好身體運作上的保護,完賽似乎就不是難事。
所以當跑者擁有競賽的能力時,多半已經擁有完賽的實力。然而最令人害怕的是,跑者沒有完賽的實力卻強求競賽的表現。許多人的受傷之源往往來自於此。隨著賽事距離的延長、強度上升甚至是體能恢復不及,導致受傷的問題就會更大。
自我挑戰,還是先緩緩
競賽的意涵不只是速度上的較勁,包含更長距離的推進、或是更加複雜的賽事等等。如果你是馬拉松或三鐵玩家,能每一場順利完賽很好。但是否,有參與自我挑戰的意願與機會。跑步從開始到結束,都會累積一些樂趣、跟完賽後的成就感。而完賽成績也是樂趣跟成就感的來源。
你可以嘗試自我挑戰、跨越速度的極限,但也可以選擇停留在安穩的舒適圈,因為跑步各有每個人獨特的思維。重點是不要因為他人的言語而患得患失,造成心情上的負擔。要求自己進行挑戰是非常合理的,但如果沒有嘗試勉強自己,在競技上就會失去很多可能性。
除了常態的馬拉松賽事之外,百公里賽事及越野賽事也越來越多。而於此同時,受傷的朋友似乎也越來越多。要謹記著自己追求的賽事是完賽還是競賽,於此,才能明白自己欠缺甚麼、該怎麼做好準備。
鎮西堡搬車事件,以汽車代跑的行為
不久前鎮西堡超級馬拉松賽,有兩位跑者使用車輛運送上山,上山後提早進行折返。後來在補給站竟然被人誤認為是女總一折返,後來有許多跑者查詢兩位跑者的資料,分別發現有五小時完賽、也有三小時多完賽的成績。儘管 1月12日已有兩人的隊長出面致信函給鎮西堡超級馬拉松主辦單位,除了道歉外,也決定撤銷成績以及在跑者廣場登陸的馬拉松賽事。
為什麼選手們要挑戰跑鎮西堡?
1.東西好吃,補給豐富
2.老朋友多,大家玩得很開心
3.又能結合本身的興趣跑步
4.想要有超馬跑者名號與驕傲
對搬車事件他們而言,競賽與否不是重點,而是吃補給跟老朋友聚會、並坐擁超馬跑者名號與驕傲,跑步只是中間的媒介。
台灣的馬拉松賽事為了吸引更多的跑者報名,開始出現在食物補給上的豐富化、路線上的改革、追求大量給跑者的贈品等等,在活動行銷上不遺餘力。而許多跑者也都很習慣挑補給好、補給豐富的比賽,最好能吃好又吃飽。但這樣的觀念,真的是競賽的源頭嗎?選手是為了完賽去跑、玩賽去跑,還是為了競賽去跑?這幾者有很大的差別。要競賽要練,要跑課表、花時間練習。但如果只是要完(玩)賽,你可以周周馬,然後吃得飽玩得開心,這也很棒。兩者其實沒有對錯的問題,只是觀念上的差異。
在鎮西堡被抓到搬車移動的人,是玩賽的成分放得太重,而失去了對賽事尊重的初衷、並遺忘了競賽的理念。當跑者失去對賽事本身該有的競爭感,就會不願意按照規則走(當然也有人因為競爭而偷吃步)。選手多半可以認同實力不夠,然後拼命玩樂到落馬、被關門。但不能認同跑者搭車上去,卻巴望著拿完賽獎牌。
因為不管是馬拉松賽或超馬賽,回到源頭來說,它還是一場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