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前台灣路跑賽事如雨後春筍竄升,幾乎每周都有六場以上的賽事。而隨著路跑潮的下滑,賽事頻度儘管仍舊維持一定的數值,但報名人口卻相對減少。同時,社交媒體(粉絲頁)與賽事評分機制的產生,也間接使得賽事規格與品質呈現越透明。
但跑者們必須接受,賽事品質有些來自於不可控的因素,而有些則是可控的因素。所有賽事單位都極力去克服可控因素而造成的跑者困擾,而盡可能降低不可控問題造成的風險情境。那麼到底有哪些是屬於可控不可控的問題呢?
天氣因素
天氣因素往往是最難克服的問題,從賽事規劃初期便無法預估『比賽當周』的氣候是否穩定。會是冷冷的冰雨還是突然急轉高溫的豔陽天?倘若又北轉一個颱風上來,似乎要如實舉辦或是延後賽事都是為難。
有主辦單位曾經表示,在臉書上看到有年輕人寫『我再也不會參加這場10公里路跑了,又冷又下雨。』天氣的因素使得跑者往往會遷怒到賽事主辦單位。即使是一場很棒、品質有口碑的賽事,也可能因為天氣問題而招致惡評。
補給資源未即時給予
從飲水、運動飲料、電解質以及一般常態的固體食物,許多主辦單位傾向於賽前一晚便由貨運車進行輸送、定點擺放。而隔天一早則視狀況,再可能進行第二次的物資運送。
因補給問題而產生的問題是『是否能達到及時送達』,數量的多寡是參照主辦單位的計算統計,但物資剩下百分之十五時,就必須即刻進行調度添補補給物資。許多主辦單位的作法是利用大站(或是補給量高)輸送小站的方式,這是較為機動性也較為快速的方法。但有些則是採由從起點站輸送至小站的方式,這就可能會造成後送延遲的問題。補給資源是可控問題,卻往往參雜許多不可控因素,譬如天氣、跑者停留時間…等等。
傷患救難
賽事中不可缺乏的兩個──『醫護站』與『傷患後送計畫』。一般大型馬拉松賽事都會於隔站擺設醫護站,添購簡單的紗布、緊急急救包以及生理食鹽水等,最近則是加入了AED等相關設備。
跑者的受傷問題可能來自自身的生理狀況,以及外力問題(包含車禍或是跌倒),如果要避免外力問題盡可能全線封路或是有條件開放路段。但仍無法完全避免跑者受傷的問題,於是醫護站與救援計畫就顯得格外重要。
有許多跑者曾經回饋過,賽事當中出現跌倒擦傷的問題,有部分賽事是必須回到會場才能做好消毒與包扎。甚至有些賽事是沒有安排醫護組,會讓人捏把冷汗。
開放道路的交通管理
全線封路在台灣不是一個被公認的好做法,所以都採部分封路以及時段性開放,但這同時也將原本的『可控』轉變成『不可控』項目。交管的問題一直是賽事單位最憂心的老問題,交管的時機點取得不正確,可能會導致選手時間多耗、以及造成選手因為碰撞產生傷害等。較為普遍化的作法是申請警方人員協助進行交管,或是委由工作人員進行交管疏運。
「最怕的狀況是,主辦單位只派員做路線引導,而沒有落實交管的工作。」
如何做好賽事活動的規劃
確定潛在的風險
識別可能會發生的風險,演練當意外發生時的對策處理,目標是確定那些可能發生的情況。例如已知的氣候巨變、可預測的颱風問題、報名人數提高後的安全問題….等。
確定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
一旦建立風險清單後,二階段是考慮風險成為現實的可能性,以及對賽事的整體財務和後勤可能產生的影響。包含活動取消後成本損耗;物資無法及時送達時,對跑者的影響;贊助商臨時抽手,主辦單位要花多少錢買下獎品或物資。
制定緩解、緊急對策
確定風險並評估了可能性和影響後,那麼就應該為最大影響的項目制定對策計畫,在此之前你應該先列分數表,分別為每個項目進行評比。
緩解、緊急對策是降低風險導致實際情況發生的問題,譬如為了減少競賽場地狹小導致安全管理問題,必須降低報名人數。這些對策必須要是能即刻由專門人員執行的項目,譬如緊急救援計畫就必須結合救護車、救護人員、大會聯絡人等,內容精準的程度可能包含多久時間內能緩解緊急問題。
一再確認風險─緊急對策的規劃
隨著賽事執行的日程推進,必須一再重複地確認風險─緊急對策等環節,確保哪些風險因素被取消了,哪些風險因素將成為新的緊急對策計畫。並且確保各個風險都能獲得良好的緩解以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