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棋:騎車是熱情,教練是責任

0
6017

圖、文:愛輪氏

如自己的孩子般栽培選手

01_MG_5031

我未完成的奧運夢,希望下一代能逐夢成功。

55歲的楊英棋,年輕時曾是台灣頂尖的自行車選手,但當時因為政治因素,而被隔絕於亞、奧運等國際賽事;屋漏偏逢連夜雨,21歲時,他遭受重大車禍被迫結束選手生涯,之後曾當過麵包師傅,於1990年轉型成為教練。

他的教練法不太一樣…

他將選手當作孩子,為集中管理選手,他擴建自家讓多達30位選手住進家裡,至今當了23年的教練,他認為「騎車的當下要有熱情,對訓練的堅持要成為習慣,教導選手要內化為責任。」這是楊英棋的自行車哲學,他期望選手不僅能在國際舞台上發熱發熱,更在辛苦的訓練中體驗人生。

02

與自行車結緣

成長於新竹,父母務農,經濟小康,家中共有13位兄弟姐妹,楊英棋在家中男生排行老么,因而備受照顧。國小時期是位優秀的棒球選手,但在選拔過程中因為人為操作而未能進入代表隊,正巧新竹自行車教練許明欽是他的國小老師,因而鼓勵他改練自行車。

1971,國一的他開始練車,靠著先前的運動基礎以及苦練,在1973年第28屆省運會就拿下20000公尺領先計分賽銀牌。比楊英棋整整大20歲的大哥在新竹經營一間小有名氣的麵包店,看么弟在自行車上頗有天分,因而在國二時送一輛1萬多元的義大利BIANCHI公路車給他,這對楊英棋意義非凡,當時國小老師的薪水僅1千多元。

國三,楊英棋橫掃各項賽事,每屆區運會都能拿下3面以上的金牌,驅策他認真練車的動力是想躋進大學殿堂,當老師,因而鍛鍊出對於訓練的堅持與毅力。他說自己的運動表現並非來自於天分,而是全然的苦練及鬥志,當今天因為工作或學業或無法完成訓練,他明天就將訓練量補回。

03_MG_5092

因政治而無緣於奧運

即使楊英棋在台灣是一流的選手,可惜的是由於1970年代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政治關係,因而無緣參加亞、奧運,當時正值體能巔峰卻無處發揮。

不能在運動場上發揮已是憾事,又讓一場車禍終結了運動生命。

1979年,就讀於大學的楊英棋利用時間打工,卻在工作途中被一位酒駕者撞傷,左腿嚴重骨折,住院兩個多月,醫生宣布他得結束選手生涯,21歲的他正值運動巔峰期,卻被迫離開自行車賽道。

如果那場車禍沒發生,以他延續在區運會的優異表現,當年就能取得國光獎章並得到教師資格;然而,人生的轉捩點並不照著劇本上演,意外的脫序反而探索了未知的旅程。

麵包師傅的單車夢

1983年,當時楊英棋的兄長在新竹經營麵包店,他回家當起麵包師傅,生意興隆而忙碌,為了拼事業每天只睡3小時,這樣辛苦的日子過了近10年,收入頗豐卻不是他要的生活,他還記得想當老師的理想。

1990年至新豐國中任教,並跟校長提議要成立自行車隊,他從麵包師傅變身為教練,前者是揉麵糰塑型,後者是協助學生的思想塑形,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04_MG_5082

楊英棋目前任教於新豐國中。

將選手當作孩子來栽培

擔任教練後,由於新豐國中距離新竹市區將近20公里,選手在結束下午的訓練後還要摸黑騎車回家,楊英棋為顧及選手的安全,將自家擴建讓選手住進家裡;1991至2001年,10多年的時間他與選手朝夕相處,培養出亦師亦友的革命情感。

他清楚許多選手的家境不好,因此當賽務基金不足時,自掏腰包替選手支付報名費、添購器材,這10多年來楊英棋投入了數百萬元,對他而言,付出並不是犧牲或奉獻,而是身為教練的責任,他希望盡自己的微薄力量,能協助選手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重建新竹自行車的地位

1960至1980年,這20年的自行車賽都是由新竹稱霸,但因為縣市分家,加上政治人物領導地方協會,新竹在人力、財力、選手不足的情況下,競技能力愈顯薄弱。

「我們目前最缺的是人力,單靠我一人的力量絕對不夠,我們需要更多優秀的教練,希望縣市政府開放給自行車更多教職,讓優秀選手在結束車涯後有所發展。」楊英棋說道給優秀選手一份教職,比頒發再多的獎金都有幫助。台灣的運動資源,無論在經費、器材都遜於國外,但比起經費及器材,台灣更需要的是優秀的教練,有好教練才有好選手。

05_MG_5008

協會不改,台灣車界沒希望

人才是運動的關鍵,台灣需要正直且願意深耕自行車運動的領導人;現今,台灣不乏許多自行車相關協會,但多數是以盈利為目標,即便是自由車協會也不願意向下扎根,身為統籌領導的協會卻無視於基層運動的發展,無論選手是參加選拔賽、全中運,或是辦選手證都要收錢,殊不知許多自行車選手都來自於弱勢家庭,不禁令人懷疑協會為自行車運動做了甚麼?

台灣自行車運動停滯不前,問題在於人,這協會如果沒徹底的改變,進而由上而下來改革,台灣自行車運動發展的困境依舊。

愈付出愈有成就

楊教練,你以父親的精神來栽培選手,當教練不僅沒賺到錢,還自掏腰包來照顧選手,在這過程中,是甚麼動力讓你無怨無悔的付出?

「我覺得自行車不僅是項運動,更是幫助選手找尋人生目標的一種方法,無論選手是否能獲得卓越的競賽成績,在認真訓練的過程中,選手將對生命有不同的體認。」楊英棋進一步說道他會盡力帶領選手進步,至於成績就盡其在我,終究冠軍只有一位,他希望能看到選手在訓練的過程中找到人生目標,成為一位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也希望在自己的帶領下,能栽培出超越自我的選手,希望孩子們有朝一日進入奧運殿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