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太炎熱,除了防範熱疾病以外要怎麼才能維持訓練品質 ? 除了學生運動員或職業跑者以外,我想大多數的我們應該很難移地訓練,學生有暑假,而脫離學生之後多數跑者勢必得面臨工作、經濟問題,那麼該怎麼樣才能在夏季維持既有的生活又能夠提升訓練品質呢 ?
今天我推薦的是【室內移地訓練】方案 : 跑步機訓練。
常見的跑步機訓練迷思與挑戰:
1.跑步機跑感、速度感與戶外有點落差
2.跑步機訓練的效果能夠轉換到戶外嗎?
3.跑步機很無聊
有些跑者對於使用跑步機很猶豫,原因可能是跑起來跟戶外有點不一樣,速度感也有點落差,例如一樣的速度、氣溫,戶外跑起來似乎比較輕鬆。加上跑的感覺不太一樣,這一點可能地面環境的差異 (路面與會有緩震機制的跑步機) 造成跑的感覺有些不同。
或是有些跑者在跑步機上表現反而比較好,懷疑在室內的表現是否真的能轉換到戶外 (一樣的速度,在室內比較輕鬆,這一點可能是因為室內更容易控溫、濕度、且無風阻)。
如果夏季得經歷30度以上,甚至體感溫度逼近40度的高溫,那不論上述哪一種,我都建議搭配跑步機訓練。因為不論你的跑步機跑起好跑或不好跑,面對超過30度加上高濕度的天氣,幾乎都是比較好跑,沒什麼例外。
有些人使用跑步機的體驗是戶外跑起來比較輕鬆,但這是在戶外的天氣沒有這麼炎熱的情況下,而不是用戶外30度對比室內20度的跑步機使用體驗。如果你使用跑步機的體驗是跑起來比戶外更輕鬆了,擔心這是【快樂數據】那也不用擔心,因為跑步機只是過渡期使用的工具,天氣涼爽之後你就會回到戶外去面對現實了。
如果你一整年都是夏天,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跑者,那你的跑步機又跑起來格外的順,怎麼辦 ? 擔心跑步機跑出來的表現是假的 ?! 你可以透過少量的戶外測試,反覆去測試看看同樣體感的速度,室內跟跑步機落差大約多少。
基本上是不可能,跑步機上你可以狂飆 4:00/km 但是到外面只能 4:30/km ,了不起落差個每公里幾秒,反覆操作測試,自然會清楚比賽該怎麼調整與設定,總比起你實際用4:00/km 跑10公里,但是酷暑35度之下連 5:00/km都覺得辛苦來得好太多。
關於跑步機與路上跑的差異性,也有不少研究了。以我的認知是,即使在力學上有那麼一點差異,也不足以影響我上述的這些原因所做的決策。況且認為戶外與室內跑,差異不大的研究也是有不少。
至於跑步機很無聊這一點,其實我覺得跑馬拉松基本上就滿無聊的…在哪跑都差不多,哈哈 (會一直跑步的人,中長跑不論跑什麼距離的項目,基本上也是很無聊,已經過了快二十年無聊人生的我,準備繼續無聊下去,哈哈哈)。
但是有些人就是無法使用跑步機,譬如跑步時間早、健身房太遠等等,使得戶外跑比較可行,那麼我就無法在夏季進步了嗎 ? 的確我有些學員也是不方便使用跑步機。
我的策略會是 :
- 耐力端的訓練,強度降低
- 如果要訓練,或維持攝氧量,使用easy interval 的策略 (之前有寫高強度間歇的變化,可以參考) 簡單來說,千萬別這時在戶外跑什麼 4 * 4min HIIT
- 搭配肌力訓練、速度訓練提升神經系統能力、剛性,進而促進跑步經濟性
(沒健身房可準備一組可調啞鈴,居家自我升級無阻礙)
夏天訓練設計好,讓你的夏季不再只是【撐著跑】而是透過這段基礎訓練週期,讓你的跑力升級 !
政豪的中長跑競技夢工廠
丁政豪
因為熱愛跑步,為了追尋跑步的極限而受傷,因此踏上了跑步的修行者試煉。成為運動防護員、肌力體能訓練師、運科碩士,同時是依然懷著選手夢想的中長跑教練。
- 師大運動競技運科碩士
- 合格運動防護員Athletic Trainer
- NSCA 肌力體能專家CSCS
- NASM 矯正運動專家CES
追蹤丁政豪 Jheng-hao Ding 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