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選手的壓力往往比業餘愛好者更大更為劇烈,他們背負著贊助商的支持,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每一次的參賽或挑戰都備感壓力。
運動心理學家表示許多競技型選手不願意在公開平台(臉書或網站)去談失敗、未達預期成績的原因,但業餘愛好者相較於競技選手可能更不願意去談失敗的原因。儘管他們知道自己的立場是業餘選手,沒有背負贊助支持的壓力以及眾人矚目 ── 不願意去談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心理。
但競技型選手之所以能與業餘愛好者不同之處,並非在於贊助、受到矚目或是以運動維生而已,更重要的是面對失敗與挫折得以轉換成再次努力而前往成功的能力。運動心理學處理的不是失敗的心態調適,更是如何讓運動員找到並誠實面對自己的變動。
Shalane Flanagan 莎蘭‧弗拉納根是在公路、田徑場以及越野競賽都留下紀錄的跑者,從年輕時至今 36 歲表現依舊強悍。2017 年她以 2 小時 26 分 53 秒奪下紐約馬拉松優勝。儘管如此,在學生時期的早期她並沒有亮眼的表現,而是中期之後才持續在各地賽事跑出佳績。以代表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身分在 NCAA 錦標賽跑出第四名,但並不是一切都十分順利,在一場 800 公尺賽只跑出第 22 名的成績。
失敗的挫折使得莎蘭很難跳脫出來,於是找到了現任杜克大學運動心理學的 Greg Gale 博士,他們碰面了三次,莎蘭在這次的諮詢中找到令自己成功的契機。
「在我告白了我的恐懼和焦慮之後,狀況逐漸變好。」她說。
課題一:誠實面對自我
必須承認每個人的心中都潛藏著一隻魔鬼,儘管我們都希望表現失常的原因來自於身體而非心理,但不可諱言難以駕馭的心理狀態往往是導致競賽失常的原因。
莎蘭在里約奧運前的美國奧運隊伍選拔賽,跑在日曬以及無遮蔭的賽事路線上,儘管大部分的時間都跑在領先群,但最後的幾公里開始掉速,攝影機拍攝到她不耐熱、痛苦的表情,最後只得到第三名。但她依舊得到了代表美國參賽里約奧運的資格。
「我很高興能前往里約奧運,」她表示:「但是我很怕跑在里約熱內盧。」
她的回應表現了她的積極性,她尋求抗熱的訓練與方法以控制體能下滑的問題。六個月後她在里約熱內盧開跑之後,堅定且勤奮的努力致使她在里約奧運馬拉松賽跑出 2 小時 25 分 26 秒第六名、美國選手第一的佳績,僅落後冠軍 1 分 22 秒。
課題二:將已知的缺點轉化成力量
無論甚麼運動,教練的口頭禪總是:「用優勢去競賽,訓練你的弱勢。」不同於奧運、競技選手,業餘愛好者有更大的空間去挑選或是遴選賽事,不要害怕在舒適區外進行訓練及參賽,因為這有助於刺激你的成長並取得突破。例如如果不喜歡帶有山路陡坡的競賽,或許在平路馬拉松賽前跑一場山地路跑賽事作為刺激。
對於在比賽中失誤或意外而導致失敗的競賽,莎蘭的理念是『零容忍』。「從這些比賽中學習,並嘗試忘記這些會留下陰影的事情。」她表示:「將過去犯錯的陰影與競賽場地切割開來,有助於防止自己的思維在特定場地、或是過去意外發生時的距離有負面關聯性,透過學習,你能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繼續前進。」
課題三:拋棄陰霾,除去負面心態繼續前進
信心來自於訓練,而非天賦。偶爾參賽前跑者會胡思亂想可能發生的事情,或自身情況不佳的問題。莎蘭在壓力很大、可能會搞砸比賽之前會提醒自己:「如果心底覺得自己狀況不好,真的狀況就會不好。心理會影響身體。如果有這樣的疑慮,你必須先預設一個目標給自己。」
把思緒停留在如何達成目標,而不是停留在擔憂自身狀況、路線、天氣等問題。除了鬥志之外,最需要的是對目標自我的期許。不用關注於其他選手的能力或是天氣,落實好對自我的努力與實踐。去預先想像自己達成目標跨過終點的模樣,把這一幕作為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