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 觀戰焦點(上):職業男子組

0
2221

今年 2019 的 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以下簡稱KONA),將於10月12日舉辦。而自2015年起,我每年都會寫該年度可留意的選手與當年度重點,有些選手的故事背景若已介紹過,本篇將不再贅述,還請前往翻閱過往系列文章,也藉此機會瞭解這些職業選手。

2018 KONA前三名:Patrick Lange、Bart Aernouts 與 David McNamee。圖片來源。
2018 KONA前三名:Patrick Lange、Bart Aernouts 與 David McNamee。圖片來源。

先來看男子職業選手名單,下表1列出選手們的編號(取得資格的順序)、姓名、國籍、取得參賽資格的賽事名稱、取得日期與資格型態,本表格之資料來源為 TriRating

而要看懂下表1,得先瞭解本年度的資格取得方式已經跟以往不同(詳請閱:IRONMAN職業組制度的改變、衝擊與個人評論),簡言之,在過去一年間 IRONMAN 賽事裡,每一場有 1 到 4 張不等的資格,選手必須取得對應的名次,或是由前一名放棄資格後,該選手才能遞補。

而也有 KONA 冠軍 5 年條款的特例,意即只要選手在過去 5 年內曾拿過 KONA 冠軍,也會自動取得參賽資格,例如 Sebastian Kienle 是 2014 年冠軍,只要本年度有出賽 IRONMAN 或 IRONMAN 70.3 賽事,則取得參賽權(Jan Frodeno 與 Patrick Lange 皆是如此)。

另外,今年也新增了「Kona Podium」條款,只要去年度的第 2 與第 3 名,也能直接晉級本年度 KONA 賽事,例如下表中的 Bart Aernouts 與 David McNamee。除了上述這些人之外,全是藉由參賽並取得至少前四名成績進入今年度 KONA 大賽。

 

表1:2019 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職業男子選手名單註:名字上粗體標示並標註有「*」號者,表示具爭冠實力,包括前一年度 KONA 前 10 名或是曾取得過冠軍者,值得留意。
表1:2019 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職業男子選手名單。 註:名字上粗體標示並標註有「*」號者,表示具爭冠實力,包括前一年度 KONA 前 10 名或是曾取得過冠軍者,值得留意。

2018 KONA TOP 10

同時,下圖再提供去年度 KONA 男子前 10 名成績予各位參考,方便更易理解選手成績與看懂接下來內容。

2018 KONA職業男子組TOP 10。圖片來源。
2018 KONA職業男子組TOP 10。圖片來源。

2019 KONA 關鍵字:職業男子組

今年讓我用一種新的方式來告訴你觀戰重點,以「關鍵字」的方式來幫你快速看懂今年門道,這幾個關鍵字包括:「Sub8Again?」、「星光閃耀」、「新單項紀錄」、「德國人」、「3連霸」、「伏兵」。

Sub8Again?

40年來首次有人在KONA達成Sub 8成就。圖片來源。
40年來首次有人在KONA達成Sub 8成就。圖片來源。

去年適逢第 40 屆 IRONMAN 世界冠軍賽,老天爺幫了個大忙,不僅天氣不熱,賽道上也不太有風,甚至回程還能搭上一波大順風,故整體選手成績大躍進。40 年來首次有選手在 8 小時內完賽, Patrick Lange 創下了賽道最快紀錄,也是首次 Sub 8 的成績(7時52分39秒),Lange 三項成績分別是游泳50 分 37 秒(單項排名第18)、騎 4 時 16 分 04 秒(單項排名第9)、跑 2 時 41 分 31 秒(單項排名第1),全能又頂尖的水準。同時也打破了原紀錄(8 時01分40秒)達 9 分鐘之多,雖說原紀錄也是Patrick 本人自己在 2018 年所創的。

同時不只 Patrick 達到 Sub 8 的成就,第二名的 Bart Aernouts 也創下 7 時 56 分 41 秒的紀錄,就算第 3 名的 David McNamee 也有 8 時 01 分 09 秒,前三名全打破 KONA 原紀錄,完全就是個紀錄年。

同樣的現象在女子組更為誇張, Daniela Ryf 刷破了場地紀錄達 20 分鐘之多,來到 8 時 26 分 18 秒(原場地紀錄為 2016 年 Daniela Ryf 所創的 8 時 46 分 46 秒)。

若將時光倒轉個幾年,過去是男子選手 8 時 10 餘分與女子選手 Sub 9,幾乎篤定冠軍了(見下圖2001-2018年前 3 名成績)。而這兩年不只選手實力提升、技術裝備進化、老天又賞臉幫了大忙,今年還有可能再出現選手 Sub 8 嗎?若有的話,會有幾人呢?

過去19年間前三名與成績。圖片來源。
過去19年間前三名與成績。圖片來源。

星光閃耀

德國三主將到齊:左至右為Jan Frodeno、Sebastian Kienle、Patrick Lange。圖片來源。
德國三主將到齊:左至右為Jan Frodeno、Sebastian Kienle、Patrick Lange。圖片來源。

不管老天爺會賞給今年什麼樣的天氣,肯定的是,今年的選手名單更加華麗, 姑且不論去年在賽場中出了狀況而被迫退賽的 Sebastian Kienle(腳跟痛)、還有兩個 ITB 傷勢復發而退賽,這兩人都是具有高度實力,包括 Josh Amberger 與加拿大二哥 Brent McMahon(一哥是 Lionel Sanders)。

另外也有因傷而根本不能參賽的選手,包括 Jan Frodeno、Ben Hoffman(2014年KONA亞軍)都是因為賽前中了疲勞性骨折而不得不放棄賽事,讓去年整體星光頓時黯淡不少,好在今年全數回歸,就連今年初也中了疲勞性骨折的 Lionel Sanders 也在最後一刻趕上,雖然缺了 Brent McMahon(今年未取得資格),但倒是可以把焦點挪向另一位竄起的加拿大新秀:Cody Beals。

近兩年快速竄起的Cody Beals。圖片來源。
近兩年快速竄起的Cody Beals。圖片來源。

講到 Cody Beals,不得不提他可是在今年 IRONMAN Mont. Tremblant 打敗 Lionel Sanders,成績為 7 時 58 分,而第二名的 Lionel 為 8 時 5 分。但是如果要解讀成 Lionel Sanders 是因為疲勞性骨折傷勢才剛好被 Cody Beals 擊敗的話,我必須幫 Cody 反駁一下,其實去年 2018 的Mont. Tremblant,Cody 就是冠軍了(8時10分),也是贏了第二名的 Lionel Sanders(8時24分)有不小的差距。

而且 Cody Beals 今年同樣受阿基里斯腱傷勢困擾,季中也一度休養,所以要說勝之不武,其實有失公道。所以 Lionel Sanders 若一心想取得 KONA 冠軍,要打敗的不是只有 Patrick Lange,而是要先過這位同樣來自加拿大的同袍:Cody Beals。

圖為今年IM Mont. Tremblant前三名,由左至右分別是Lionel Sanders(亞軍)、Cody Beals(冠軍)、Matthew Russell(季軍,同樣會在KONA出賽)。圖片來源。
圖為今年IM Mont. Tremblant前三名,由左至右分別是Lionel Sanders(亞軍)、Cody Beals(冠軍)、Matthew Russell(季軍,同樣會在KONA出賽)。圖片來源。

新單項紀錄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如果看 KONA 場地各分項紀錄的話,會發現很有趣的現象,無論游泳、騎車、跑步的單項成績,都是在近 3 年內創下的,包括游泳是由 Jan Sibberson(2018)創下的 46 分 29 秒,而他還是分齡組選手,僅管過去是德國國家隊的游泳選手,也是 Patrick Lange 的經紀人;其次單車是 Cameron Wurf 創下的 4 時09分 06 秒(2018年);跑步則是 Patrick Lange 於 2016 年創的 2 時 39 分 45 秒。

會有此現象,主因在於許多選手知道自己要奪冠恐怕不容易,反而利用自身在三項中的某一項優勢,盡全力去刷該項的紀錄,另兩項就隨意了,這也是種留名與爭取來年贊助的方式之一。

所以從此角度來看,游泳可留意 Josh Amberger(去年47分39秒)、Clavel Maurice(去年47分43秒)、Tim O’Donnell(去年47分45秒)這三人。其中 Clavel Maurice 去年在職業男子組排名為 19 名(8時19分40秒),相較於另兩人就較無爭冠或競逐前 10 名實力者,拚一個最快出水的鏡頭或許值得。

但若論企圖心,Josh Amberger 絕對是最想刷新游泳紀錄的人。來自澳洲的 Josh,他的姐姐 Eloise Amberger 還是兩屆奧運游泳選手,游泳對他而言,是種絕對的驕傲,就看他今年想拼個游泳第一?還是角逐前10為目標?當然,他必須先完賽就是了(去年DNF)。

要拚游泳第1?還是拼KONA排名?值得 Josh Amberger 思考。圖片來源。
要拚游泳第1?還是拼KONA排名?值得 Josh Amberger 思考。圖片來源。

若看單車,則絕對是目前單車最強的 Cameron Wurf(去年4時09分06秒)莫屬,其次是 Michael Weiss(去年4時11分27秒),以及同樣單車見長的 Andrew Starykowicz(去年4時12分28秒)。

但是單車不比游泳,游泳用盡全力去游不過就是 40 餘分的事情,對體力損耗有限。但單車是 4 小時以上的事情,想要多推進一些力道,很可能得完全犧牲掉跑步,例如上頭提的三人,Cameron Wurf 去年只跑了 3 時 06 分、Michael Weiss 跑 3 時 00 分,Andrew Starykowicz 更慘,跑了 3 時 44 分。或是跑步時直接 DNF 掉,還有上面提的 Josh Amberger 去年騎了 4 時 18 分,但跑步 DNF(又中槍)。

曾是職業自行車手的Cameron Wurf,預料仍是至少前3位騎完的選手。圖片來源。
曾是職業自行車手的Cameron Wurf,預料仍是至少前3位騎完的選手。圖片來源。
自行車實力頂尖的 Michael Weiss。圖片來源。
自行車實力頂尖的 Michael Weiss。圖片來源。
Andrew Starykowicz,去年前三快的選手很巧的都偏好紅色系單車。圖片來源。
Andrew Starykowicz,去年前三快的選手很巧的都偏好紅色系單車。圖片來源。

不過個人倒是提出個疑問,萬一有選手在游泳或單車刷下了最快成績,但最後跑步卻 DNF,這樣游泳或單車場地紀錄是否還承認呢?個人認為應當是不予承認的。

德國人

德國可謂是當今三鐵第一強國。圖片來源。
德國可謂是當今三鐵第一強國。圖片來源。

上圖的海報是今年 IRONMAN Frankfurt,同時這場也是歐洲錦標賽,海報中入鏡的全是德國選手,他們不只是德國的明星級選手,放到 KONA 一樣如此!

今年 57 位取得 KONA 資格的選手裡,有 13 位德國人,將近 1/4 的比率。加上自 2014 年之後,連續 5 年都被德國人包走,就算看過去 5 年前 3 名,總計 15 個凸台位置,有 9 個都是德國人,剩下 6 個位置,2 個美國人、2 個英國人(其實是同 1 人,David McNamee 連兩年的第 3 名)、1 個加拿大、1 個比利時、9 個美國人,可看得出德國人水準之高且平均,今年沒意外的話,前三名裡最少一定有 1 個德國人,或是3個通包?

三連霸

職業男子組向來都是競爭最為激烈,實力相當且新秀輩出,別說三連霸,要連續兩年奪冠都不易,上一個達成三連霸成就的已經要推回上個世紀了,傳奇人物 Mark Allen 在 1989-1993 年連續五年稱霸,但之後最多就只有連兩年奪冠的紀錄,包括 Tim DeBoom (2001-2002)、Craig Alexander (2008-2009)、Jan Frodeno (2015-2016)以及 Patrick Lange (2017-2018),所以今年勢必會有不少鏡頭對準 Patrick Lange,他能否承受住龐大的壓力完成三連霸創舉呢?

個人仍然是看好 Patrick Lange 三連霸機會是高的,或至少是今年前三名。不只他的三項實力平均,不像其他選手多少都有個弱項,Patrick 幾乎沒有弱點。而且他總讓我覺得是個很會「藏」的選手,他在過去 3 年裡,在非 KONA 的三鐵賽事,表現幾乎平平,不是說他不夠強,因為還是常有拿第一或第二名的時候。而是他不太會有像前兩年在 KONA 那般壓倒性的勝利與自信。

就以今年 IRONMAN Frankfurt,這場眾星雲集的時刻,包括 Jan Frodeno、Sebastian Kienle、Joe Skipper、Matthew Russell 等等好多位 KONA 選手都有出現,正是個可以一探 Patrick Lange 狀況調整到那裡之際,他…他…他卻爆胎了!僅管最後還是完賽,但成績游 49 分、騎 4 時 48 分、跑 3 時 02 分,總排 11 名;若對比該場冠軍 Jan Frodeno 的游 47 分、騎 4 時 20 分、跑 2 時 43 分,總合 7 時 56 分。完全看不出 Patrick Lange 是個兩屆世界冠軍的選手!

另外一提,Patrick Lange 在 8 月份還參加了德國的半程鐵人三項錦標賽(German Sprint Triathlon Championship),這也是相當有別於一般長距離選手的調整方式,他竟選了一場如此短距離的賽事,僅管最後段的 5 km 跑步成績是 15 分 37 秒,但總排名僅 25 名,或許也只能解讀成,他有他的調整方式:Patrick’s way。

優秀的獵人是懂得等待的,Patrick Lange。圖片來源。
優秀的獵人是懂得等待的,Patrick Lange。圖片來源。

伏兵

除了上述提過的幾人,不管是曾經拿過冠軍或是在單項表現格外突出的選手之外,另外想額外再提出四個值得認識的選手,他們都有前三名實力,甚至只要當其他選手發生任何一個失誤,就可能直接把冠軍寶座送給他們,這些備受看好的伏兵們包括:

  • David McNamee
KONA連兩年第三名的David McNamee。圖片來源。
KONA連兩年第三名的David McNamee。圖片來源。

連續兩年(2017-2018)皆是 KONA 第三名的 David,很意外的我竟然過去都沒提過他,認識也不深,而在過去兩年的比賽影片裡,他的鏡頭也不多,主要就是他實在是沒特別突出的項目。攤開成績來看,去年游泳 49 分(分項第11)、單車 4 時 21 分(分項19)、跑 2 時 46 分(分項3),總合 8 時 01 分,所以他並非是能在第一集團上岸,也非第一波騎回 T2 的人,但就是在跑步時能默默的一個又一個追回來。若再把時間往前推,他在 2015 到 2016 年的 KONA 排名,分別是第 11 與第 13 名,在這個高度壓力的競賽環境裡,他幾乎都維持一致且穩定的水準,這樣的選手最可能會在前幾名因疲勞而衰退時,突然殺出。

Bart Aernouts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去年第二名的 Bart Aernouts,在賽後跌破不少國外媒體眼鏡,紛紛在問這人從那冒出來的?怎麼名次這麼前面,甚至還 Sub 8 完賽?要不是 Patrick Lange,Bart應該是冠軍了。

若看成績,游泳 54 分 07 秒、單車 4 時 12 分、跑步 2 時 45 分,總合 7 時 56 分 41 秒,要細究他與 Patrick Lange 的差異,其實就輸在游泳,落後了 3 分半,但單車快了 4 分鐘,而最後跑步慢了 4 分鐘,會有此原因就是因為 Bart 早先是從單車與跑步出發的二鐵選手(其實 Patrick Lange 早期也是二鐵選手),一直到 2009 年開始轉戰三鐵後才苦練游泳,但畢竟出發點還是慢了些,游泳的競爭力略低,但是自從 2011 年首次參加 IRONMAN 後,已經 7 次踏上 KONA 大島,而且有 3 次都在前 10 名之列,可見他的實力穩定,去年則是他的巔峰之作,假若游泳這弱點能補上,今年預計仍會在角逐前三之列。

Cameron Wurf

去年 Cameron Wurf 被 Patrick Lange 超越時,相互擊掌畫面。圖片來源。
去年 Cameron Wurf 被 Patrick Lange 超越時,相互擊掌畫面。圖片來源。

先前已提過 Cameron Wurf,他在去年刷新了 KONA 單車賽道紀錄,但他的特性上,游泳並不差(50分左右),跑步若看其他場的成績,例如今年 5 月的 IRONMAN Australia,他跑出 2 時 50 分成績,雖非該賽事最快,但單車 4 時 22 分足足大贏第 2 名的 Tim Reed 有 13 分之多,靠著單車超突出表現,足以彌補游泳與跑步稍嫌不足之處,自然也是今年 IRONMAN Australia 的冠軍。

今年的 KONA,對於已經刷新了單車場地紀錄的 Cameron Wurf 而言,再次刷新自己成績的意義,個人不認為比拿個冠軍或至少前三名的的意義要大,尤其去年有看影片的話,Cameron Wurf 似乎對於跑了10 幾公里就被 Patrick Lange 追到完全不意外,有種騎完車也下班的感覺了,假若他願意單車保留一點點,換來跑步更具競爭力,那他最後成績很可能會跟 Sebastian Kienle 有些許相似。

Alistair Brownlee

據聞比完 KONA 後,還要備戰 2020 東京奧運的 Alistair Brownlee。只能說太狂!圖片來源。
據聞比完 KONA 後,還要備戰 2020 東京奧運的 Alistair Brownlee。只能說太狂!圖片來源。

扮演本年度最大亮點也是最具競爭力的刺客,2012 與 2016 年奧運鐵人三項金牌得主,也是去年 2018 IRONMAN 70.3 World Championship 亞軍的 Alistair Brownlee,今年首次參與 IRONMAN 距離賽事(IRONMAN Cork)就不負眾望的奪冠,雖然僅領先第二名的 Bryan Mccrystal 僅2分鐘,但因為該賽事游泳取消之故,Alistair 在游泳上的主宰力發揮不出來,而單車的 4 時 54 分在職業組也僅排第 3,大幅落後於單車分項最快的 Bryan Mccrystal 近 17 分鐘(補充說明:該賽事單車總爬升為1900m),好在靠著跑步 2 時 51 分翻盤成功。僅管只是小贏,但絕對沒人敢忽視 Alistair 的實力,KONA 初亮相會是什麼樣的表現?甚至有沒有可能游泳的最快紀錄就被他刷新?所有選手都等著看!

以上,篇幅有限,男子組暫且介紹到此,那些國人較為熟悉的Jan Frodeno、Sebastian Kienle、Ben Hoffman、Andy Potts、Tim O’Donnell 等老將,當然還是具高度競爭力,不過今年希望介紹更多選手給大家認識,希望讓大家能更看得懂賽事眉角,當然也有些熟面孔也退出了 KONA 競爭之列,包括:Tim Don、Andreas Raelert、與 2013 年 KONA 冠軍的 Frederik Van Lierde 等。時代的潮流啊!心生出一股感傷。

敬請期待下集,女子組戰況!

SHARE
Previous article官司多年 知名教頭Alberto Salazar遭罰四年教育監
Next article2019 IRONMAN WORLD CHAMPIONSHIP 觀戰焦點(下):職業女子組
【鐵人J帥 Just Tri】 唸的是人力資源管理,情繫的是鐵人三項與馬拉松等極限運動;拿的是國立中央大學博士學位,著迷的是成為運動員的丰采;從事教練/訓練顧問等工作,最大樂趣是在協助他人完成夢想。 超過百場的賽事經驗、站上世界舞台次數不勝枚舉、4次IRONMAN SUB 10紀錄、馬拉松最佳2時43分,多次IRONMAN Taiwan與IRONAMN 70.3 Taiwan台灣冠軍,至今最難忘的仍是KONA的陽光、大海與空氣。 2015年起成立個人工作室,一頭栽入於訓練研究的世界,若我不是在訓練,那必定也想著怎麼樣訓練。 HI,我是J帥,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鐵人J帥 Just Tri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JsTriWork/ 鐵人J帥 Just Tri Instragm:@JsTri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