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猝死不分年齡 你適合跑步嗎?

0
5421

(三立新聞)令人哀痛與不捨!高雄捷運公司副總經理賀新疑因心肌梗塞於 28 日清晨跑步後突然趴倒在地,經搶救送醫仍宣告不治,高捷同事及友人都不捨賀新驟然辭世。醫生提醒,心肌梗塞雖然來得又急又快,但也不一定完全沒有徵兆可尋,了解心肌梗塞的「危險訊號」,及早防範,才能降憾事的發生!

美國最著名的心臟病猝死案例是 1984 年 52 歲的 Jim Fixx 在慢跑中過世。 Jim Fixx 因為家族冠狀動脈心臟病嚴重,醫師建議他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但 Jim Fixx 不願意,想用運動來改善自己的心臟疾病,因此他開始慢跑,越跑越有心得,且體能改善,曾在短短幾年內參加了 7 次馬拉松比賽而引以為傲。他還寫了兩本關於慢跑的書籍,曾在 1977 年美國暢銷排行榜中高居第一名。

Jim Fixx。圖片來源。
Jim Fixx。圖片來源。

他的猝死引起眾多的討論,難道心臟病患不應該慢跑嗎?但仔細看他的病史,此人有家族史外(父親 43 歲死於心肌梗塞)、菸抽得凶、工作壓力大,加上曾重達 100 kg,已經囊括了大多數的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在他開始慢跑前醫師就勸他開刀,卻一直跑了 16 年;死後解剖發現,他的三條冠狀動脈,分別有 95%、85%、及 70% 的阻塞狹窄,如果他不是常以慢跑來運動,說不定更早即過世?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1996 美國明尼蘇達 Minneapolis 心臟研究機構的 Dr. Maron 針對馬拉松的死亡風險做過研究,他統計1976-1994 的陸戰隊馬拉松與 1982-1994 的雙城馬拉松,估計在 50000-88000 個完賽者中可能出現一個死亡個案。2004 年 Maharam 醫師團隊研究統計發現跑半馬或是 10k 的猝死率更低,每百萬完賽者才約有三個死亡個案。

除了跑步外,日常的休閒運動也可以出現心臟病猝死的案例,法國 Marijon 團隊研究 2005-2010 統計,顯示一般運動的猝死率也可能高達每百萬人有 4.6 人,平均死亡年紀是 46 歲,大多是休閒運動者,年輕職業運動員只佔 6%,而女性猝死的比率幾乎不到男性的十分之一。 Dr. Maron 以 1980-2011 美國國家統計來分析,年輕運動員死亡起因於心血管問題占總死亡人數約 1/3 強(842/2406),男生是女生的 6.5 倍,其中以肥厚性心肌病變為主因,約佔 36% (302/842)。年輕運動員猝死的案例中非洲與少數族裔是白人的五倍多。

運動猝死還是比較多出現在年齡大的休閒運動員,尤其是超過 35 歲後機率就突增,大約每一百萬人可達  17 人。年紀大的運動猝死案例大多是心血管疾病引致,尤其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是最大宗。根據法國的研究,運動猝死案件九成有目擊者,但是只有三分之一案例的死者接受過急救CPR。心源性的猝死意外急救黃金時間為五分鐘內,倘若旁人可以立即施行急救步驟,或許有機會救患者一命,如果等到救護車來才處理,通常都錯過黃金時機了。DVTT AED runner 醫聲論壇救心隊的成立目的就是在賽道上守護所有跑者,意外發生時能在黃金時間內搶救寶貴的生命。

DVTT AED runner 醫聲論壇救心隊。圖片來源。
DVTT AED runner 醫聲論壇救心隊。圖片來源。

一般人接受的觀念是運動有益健康,不過偏偏許多運動中猝死的新聞令人疑惑。這就要探討運動的本質與強度。研究指出靜態生活的人從事激烈運動時心臟病發作的比率比經常運動的人高出十四倍。由此可見習慣不動的人不要突然就從事超過自身能力的激烈運動,任何運動還是要循序漸進。

有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肥胖、吸菸、家族史、A型人格特質、運動量不足等,或者是過去在運動中、或運動後曾經出現不適症狀的人,都最好及早檢查,有問題趕緊接受治療、聽取醫師的建議後,再決定自己是否適合跑步或從事其他運動。當然適當的跑步與運動可加強心臟血管系統的功能。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若懷疑或已確定有心臟問題,必須接受運動心電圖測驗,來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安全的運動強度、運動時間等。否則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激烈運動引發心肌缺血、心律不整、猝死的機會很高。

如果測試結果最大攝氧量很低、輕度運動便出現心肌缺血症狀、運動時血壓太低或無法適當升高、曾發生心肌梗塞又出現心肌缺血、運動時心跳無法適當增加、運動時會出現心率不整、有兩條以上冠狀動脈嚴重狹窄等現象的人,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比較嚴重,慢跑時不可過於劇烈,甚至不適合自己亂做運動,最好接受治療之後,再與醫師討論適合的運動及運動強度。

參考資料
1. Maron BJ, Poliac LC, Roberts WO: Risk for sudden cardiac death associated with marathon running. J Am Coll Cardiol 1996;28(2):428-431)
2. Barry J. Maron, Demographics and Epidemiology of Sudden Deaths in Young Competitive Athlet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Registr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November 2016
3. Sumeet S. ChughMD, Joseph B.WeissMD: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the Older Athle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4
4. E. Marijon, M. Tafflet, D.S. Celermajer: Sports-related sudden deat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Circulation, 124 (2011), pp. 672-681
5. Meagan M. Wasfy, Adolph M. Hutter,Rory B. Weiner: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thletes. Methodist Debakey Cardiovasc J. 2016 Apr-Jun; 12(2): 76–80.

【延伸閱讀】
重量訓練的潛在風險 操作阻力型運動血壓會升高多少
痛到臉歪嘴斜 為什麼運動會側腹痛?
為什麼同樣心跳下 騎單車感覺比跑步喘?

SHARE
Previous article從青澀走向成熟 鄧新詮的全運會馬拉松挑戰
Next article2019 IRONMAN 世錦賽哪款車最受歡迎?
肉腳超級鐵人邱宗聖 從國三到大學都是田徑隊,屬於三流選手,幸運矇到一枚全國大專運動會1600m接力銅牌。2008年因中年身體危機開始從事自行車運動,2013年初馬,到2015才完成人生第一場鐵人賽 Ironman Taiwan當自己五十歲的禮物。因為職業關係只考慮選擇參加226,至今完成國內外十一場賽事。2015年參與 Ironman University 課程,成為第一批拿到 Ironman Certified Coach 的人,也是研究運動醫學與科學化訓練的開端。與友人共同成立知名鐵人社團DVTT並設立 AED Runners。2019年有幸親臨美國波士頓參加馬拉松成為波馬跑者。另外跑過三次鎮西堡100K,也騎過三次北高380K。 經歷與專業認證: Ironman Certified Coach / Ironman認證教練。 DVTT 醫聲論壇常務理事(二任),監事。 中華民國眼科專科醫師,診所負責人。 倫敦大學科學碩士。 參加過的重點賽事: 五屆 Ironman Taiwan超級鐵人賽 (2015-2019)。 三屆 Challenge Taiwan 226(2016-2018) 二次分二,一次分三。 三場歐洲 Ironman 賽事。 2017-2018 二次台北馬拉松波馬資格達標。 2019波士頓馬拉松。 2019 Ironman AWA 世界分齡銀牌選手。 Facebook:肉腳超級鐵人訓練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