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0 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 Covid-19 已造成全球的大流行,截至目前為止,全球的總確診數也已超越三億人口,感染病毒除了會對心肺產生不良的影響,也可能造成相關的神經肌肉疾病,那對於曾染疫的人們,在痊癒後進行跑步活動時,人體會有哪些連帶的變化呢?
2022 年德國學者們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相關的研究,主要探討健康族群(未曾感染)以及新冠肺炎痊癒後族群在跑步狀態下動力學參數及肌肉活化程度之影響。此研究招募了 40 位年齡介於二十歲至三十歲之間的男性及女性,他們被分為健康組以及新冠肺炎癒後組(以下簡稱癒後組),所有的實驗參與者都擁有相似的跑步經驗(大約每週的總跑量為 17 公里);癒後組的實驗參與者曾經歷嚴重的症狀,且住院時間多於 2 周(約 19-23 天),主要的實驗內容為跑步測試,癒後組的跑步測試會在出院後的兩週執行。在測試開始之前,實驗人員會在受試者的脛骨前肌、內側腓腸肌、股二頭肌、半腱肌、股四頭肌與臀中肌黏貼肌電設備,收取肌肉活化資訊,接著受試者會被要求以速率 3.3 公尺/秒跑過二十公尺的測力板跑道,並置放光閘系統確認及監測跑速。
Covid-19 癒後組造成的地面反作用力較大
根據下方的結果顯示,癒後組的受試者在跑步時,在垂直向以及內外側軸向之地面反作用力會較大,且癒後組在力量抵達峰值(TTP of GRF)所花的時間也較短,而這可能會使得下肢傷害的發生率提高。因此,學者也建議癒後的跑者們可以優先納入平衡與肌力訓練於課表當中,藉此提升下肢在動作時的穩定性,並有效預防運動傷害。
動力學參數結果。FZHC 為力圖上的第一峰值(觸地瞬間),FZPO 為第二峰值(向前推進瞬間),FYHC 為煞車力,FYPO 為推進力,FXHC 為觸地瞬間內側軸向的峰值,FXPO 為推進期內側軸向峰值。
此外,肌肉活化程度的結果顯示,癒後組在執行跑步測試的腳跟著地區段,在內側腓腸肌(Gas-M)的肌肉活化程度會提高,然而在股內側肌(VM)的肌肉活化程度則有減少的情形發生;另外在站立期晚期,臀中肌(Glut-M)的肌肉活化程度也有提高的現象。在過去文獻也指出,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較容易有肌肉功能損壞的情形發生(functional impairment),也因此會有上述這些肌肉徵兆相異的情況出現。
肌肉活化程度結果。上圖為站立期早期(Early Stance Phase);下圖為站立期晚期(Late Stance Phase)。
整體而言,新冠肺炎痊癒之後,會改變下肢生物力學參數以及特定肌群的活化程度,因此教練或是體能訓練師等專業人員,必須規劃專屬的訓練菜單,在回歸原先的運動表現之餘,也較能降低運動傷害發生的風險。不過學者也說明此研究結果並不適用於其他年齡層,未來的研究可以依此研究設計納入更多的受試者,使研究結果更加完整。
參考文獻: Jafarnezhadgero, A. A., Hamlabadi, M. P., Sajedi, H., & Granacher, U. (2022). Recreational runners who recovered from COVID-19 show different running kinetics and muscle activities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 Gait & Posture, 91, 26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