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一項簡單且方便進行的運動項目,也是近年來社會大眾喜歡投入的運動,但看似簡單的跑步運動,卻有許多可能會形成運動傷害的潛在因素。過去研究發現,在疲勞狀態下跑步時骨盆前傾角度、骨盆旋轉角度、膝蓋與足部內旋皆會增加,而這些運動學的改變與運動傷害有相當大的關聯,如髕骨疼痛、足底筋膜炎等常見症狀;再加上著地方式也可能隨疲勞增加而發生改變(延伸閱讀:疲勞後,著地策略會跟著改變),透過觀察足底壓力分佈因足部疲勞程度有所不同,希望由此制定適當的訓練量進而預防傷害發生。
2021 年發表於 Gait & Posture 期刊的研究中,分別招募了前足著地與後足著地兩種模式的跑者,每周訓練距離皆達 30~40 km,於平台式足壓系統上進行疲勞前後以及不同著地模式的跑步檢測;另外將足底進行細部的分區,分別是腳跟內側(HM)、腳跟外側(HL)、中足(MF)、第一蹠骨至第五蹠骨(M1~M5)、大腳趾(T1)和小腳趾(T2-5),探究其足壓分布是否因跑步疲勞而有所差異。
疲勞前後足壓分布不同!
本篇研究結果發現,後足著地模式跑者在疲勞後力量峰值、壓力峰值在足跟、大腳趾皆顯著提升,表示在跑步著地瞬間足部後跟及大腳趾承受的衝擊負荷及壓力都較大。同時第一、第五蹠骨壓力也顯著提升(表1) ,長時間運動下可能會導致足跟、大腳趾疼痛、前足內側疼痛等傷害。
前足模式跑者在疲勞後力量峰值、壓力峰值則在第一蹠骨到第三蹠骨區,表示跑步著地時整體的負荷較集中於前足(表2) ;雖說過去研究指出跑步時使用前中足著地會有較好的跑步經濟性以及較小的下肢衝擊負荷,但若是在疲勞狀態下長時間運動,在蹠骨區仍會提高受傷的風險。
觸地時間在疲勞後不論後足、前足著地皆明顯提升,整體壓力峰值也有往足部內側偏移的趨勢(表3) ,其原因可能為疲勞後足弓塌陷所導致,長時間運動可能導致足底筋膜炎等傷害。
表1.後足著地模式,疲勞後壓力峰值在足跟、大腳趾、第一蹠骨與第五蹠骨皆提升,第二腳趾到小腳趾區下降。力量峰值在足跟、大腳趾皆提升。
表2.前足著地模式,疲勞後壓力峰值及力量峰值在第一蹠骨到第三蹠骨區皆顯著提升,第五蹠骨壓力峰值下降。
表3.觸地時間在疲勞後皆顯著提升,足部內外側壓力比率皆往內側偏移。
沒有完美的跑姿,監控身體疲勞比較重要!
綜觀上述結果,不同的著地模式帶來的效益與傷害也不盡相同,前足著地壓力較集中於蹠骨區;後足著地壓力則集中於足跟、大腳趾。跑步著地模式與傷害一直是教練與跑者關心的議題,整體而言,沒有所謂完美的跑姿,只有透過運動科學的輔助,找到適合個人的跑姿以及造成不同跑步傷害的潛在因素,並在運動過程中監控自身疲勞狀況,進而調整訓練強度或內容,以減少過度疲勞而帶來的傷害。
參考文獻: Hamzavi, B., & Esmaeili, H. (2021). Effects of running-induced fatigue on plantar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runners with different strike types. Gait & Posture, 88, 132-137.
內容來源:運動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