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獎牌的行為哪來的 是不是運動員的迷因

0
187

每四年一屆的奧運,總會為人們帶來刺激、快樂與熱情、滿足等多樣的情緒,可以說是世足賽以外,最受期待的體育賽事。

運動員投入競賽,粉絲則熬夜或透過轉播緊盯著賽況,心情從歡呼狂喜 (會有人放鞭炮,真的) 到選手表現不佳而感到失落,難以置信。而最終站上頒獎台的前三名,會在凸台上做出相似的動作──他們會咬獎牌 (假裝) 。儘管咬獎牌可能是因應媒體攝影需求,但不諱言每個得獎的運動員都樂意配合。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科學焦點雜誌報導,咬獎牌的來源起自於上個世紀的淘金熱,當時的採礦工人會透過咬一口金礦,確認是否為真正的金子。作為珠寶的一環,金子的延展性非常好。黃金可以打成金箔和拉成金絲。金箔用於塑像、建築、工藝品的貼金,常見於寺廟、教堂內的裝飾貼金 (但作為金箔吃下肚就匪夷所思,因為它不具備營養價值,也無法被吸收或儲存)。如果你拿到一個號稱純金的飾品,卻毫無延展性 (咬起來很硬) ,代表廣告不實,實物不符。

第一枚奧運獎牌起源自 1906 年聖路易斯奧運會,當時是淘金熱的後期,可以相信金牌是真的純金製品。跨過百年之後的現在,奧運獎牌已經不再是純金製品,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金牌只有 6 克的純金(表面鍍層),以及九成的銀組成。而銀牌是純銀,銅牌則是由黃銅(95% 銅和 5% 鋅)製成。不過,據說巴黎奧運的每一面獎牌,都有一部份取用翻新艾菲爾鐵塔後,殘留下來的碎片。

巴黎奧運所公布的獎牌資訊,一枚金牌重 529 克,銀牌重 525 克,銅牌重 455 克。如果用第一性原理說明,一面金牌的製作價格約 750 ~ 850 美元,銀牌可能價值 450 美元左右,而銅牌僅價值 5 美元。當然,這是獎牌的製作費用,不代表它象徵的精神,與彰顯運動員的價值。獲得獎牌的每一位選手,也不可能拿去做金屬回收。

根據奧運官方網站報導,來自德國的  David Möller 在 2010 年冬季奧運會獲得銀牌,他咬獎牌時顯然斷了一顆牙齒。這提醒我們,獎牌輕咬擺拍就好,不要真的咬。

 

【延伸閱讀】

巴黎奧運五千摘銅 西凡哈桑:我非常害怕馬拉松

以運動員為核心 NIKE 在巴黎打造運動員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