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聊天?還是騷擾?

0
130

曾看到男性跑者在社群上詢問:「我只是禮貌跟她打個招呼,但她看起來好像不太開心,我不懂我這麼做有什麼問題?」只是打招呼,可能沒什麼,但對於一個獨跑在清晨或黃昏夜間的賽道上、公園裡的女性來說,可能不止是寒喧這麼簡單。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

《跑者世界》2019年進行過一項調查
84% 的女性表示在跑步時曾受到騷擾

嘩!84%,真是不小的佔比。「馬拉松」普及後,性別比例也正在拉近中,但女性跑者的「心理壓力」往往是最沉默而且最容易被忽略的;跑場中所有的招呼與接近不一定都會被扣上「騷擾」的帽子,但我們可以一起定義及範圍釐清,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常見場景示範:

  1. 陪跑
    「妳在吃課表嗎?最後這幾公里我陪妳配速?」有過類似這樣的經驗嗎?男性跑者可能只是友善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其實~不請自來的熱情,都可能構成女性跑者心理的壓迫感
  2. 稱讚
    「這件跑衣讓妳看起來身形更好耶!」表面上看似稱讚衣著的言論,其實是涉及對人身的評論,如果跟對方不熟,更應避免議及對方身形,因為這已經涉及身體自主權及心理安全感。雖是出自好意的稱讚,但千萬別建立在外貌或體態上,想稱讚,也許可以著重在對方的表現上,比方說「妳的配速很穩定!」
  3. 其他
    有時候帶給別人的壓力不僅有言語,長時間的凝視或不明所以的"尾隨"也是

什麼是騷擾?此時是否令你有點困惑?「是不是不能看,也不要說話算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準則的第五條指出:

  • 不適當之凝視、觸摸、擁抱、親吻或嗅聞他人身體;強行使他人對自己身體為之者,亦同
  • 寄送、留置、展示或播送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
  • 反覆或持續違反意願之跟隨或追求行為

其實,重點不在於「有沒有惡意」,而在於「對方是否因為你這麼做而困擾」;這也是兩性之間相互的尊重與界線,所以如果發現對方明顯已經不想跟你往下聊、或是回應相當冷漠,那麼你就應該立即停止互動。

其實令人反感的是「被迫互動」本身,也就是為什麼路邊傳來的加油打氣,比方說「加油!妳很棒!」反而能帶來莫大鼓勵;所以重點在於:對方能否自主選擇要不要回應你??

在路上跑時,女性跑者也許可以這麼做:

  • 如果需要音樂,僅配戴單邊耳機,保留另一耳的聽覺
  • 也可以跟著跑團一起團練,人多相對安全
  • 選擇明亮人多的場合練跑
  • 發現異常迅速錄影蒐證並報警

男性跑者也不用做到不看不聽不說不回應的地步,可以先學會「讀懂空氣」,再進一步確認自己這麼做是否夠尊重對方:

  • 可以加油,但不要加上「妳身材練得很好」這類的句型
  • 剛好配速一樣時,可以選擇降速拉開距離,或加速超前
  • 當你開話題後對方沒接續,就停止話題延伸,避免尬聊
  • 對方沒有反應時,那就是不OK
  • 如果覺得不知道怎麼做,那就別開話題,保持微笑就好

我們擁有自由,但我們的自由不應該用來製造他人的不安,其實女性跑者要求的只不過就是有個可以做自己,好好跑步的空間罷了,不是在練跑的時候還要應付他人的詢問、或眼神尾隨、或天外飛來的評價… ….等狀況;而男性跑者若是覺得無所適從,可以選擇自己練自己跑,也是一個成熟的做法喔!

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womenshealthmag

【延伸閱讀】

一英里再創個人紀錄 FAITH KIPYEGON 呼籲敢於嘗試
回歸越野跑初心的怡如 MAFATE X 挑戰距離無限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