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alance Wu
大家複習一下游泳方程式吧,游泳訓練包含複雜的技術動作及肌力訓練,但是卻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物理程式來表示:
速度 = 划距 X 划頻
划距
指每次划手,身體在水中前進的距離,常見的計算方式為25或50m划手的次數。而次數越少表示划手效率越高,也可以作為整體動作水中效率的評量標準。
如何提升划距的能力?
1.減少水阻
包含身體水平、換氣動作、打水動作…都可能是增加水阻的原因,透過影像觀察分析可以找出問題。
2.划手技術
高肘划手推進效率優於傳統直臂划手。
3.肌力
游泳專項的肌力訓練提昇推進力。
划頻
指每分鐘的划手次數。在動作標準的情況下,次數越高表示肌力表現越好。可以計算15秒總共划臂了幾次?!或是現在有些廠牌的游泳錶都可以計算划手的頻率。
如何找到理想划頻?
1.肌力訓練
划頻指動作頻率,因此肌力當然是關鍵
2.嘗試不同平率划頻
透過計時,及 Finis Tempo Trainer (頻率器)來找出自己最適合的頻率
3.練習時盡量維持高頻率的划手
效率點數
是另一種找到您最有效的划頻及划距的方法。紀錄的每趟的划手數和秒數,兩者相加。例如,游泳誰需要35下,游泳45秒游泳的效率點數得分為80。而每次練習完成6-10次,並嘗試降低你的效率點數。
B教練觀點:
這一陣子很多上過「魚式」游泳的鐵友,找B教練上課或討論技術及競賽的細節。相同的問題都是:為什麼游不快?! XX教練的動作要求,我都能達到,我的50M划手數只要3X下,但是為什麼1500卻還是沒辦法30分完成?!
其實問題就是…運動競賽的訴求並不是「輕鬆就能學會游泳」….當我們降低划頻,在水中 gliding…速度也就降低了,所以選手訓練,沒有「輕鬆」的捷徑囉。
1/12(一) 1730-1900 竹北 陽光海岸 水中動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