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跑步丈量心靈的距離 林慶華用雙腳連結人與土地的情感

0
896

斯文且謙和的外表下,林慶華引用了大迫傑的話來做為自勉「承認自己的渺小,才能戰勝強大」。他笑說,想法受大迫傑影響滿多的,此後對比賽也會有不同的解讀與看法。而下一個對他人生帶來影響的,則是一份自我挑戰,對超級馬拉松奮戰不懈的心情。

照片來源:台北市16瘋狂極限運動社團
照片來源:台北市16瘋狂極限運動社團

在 2022 年東吳國際超級馬拉松,在 31 位海內外選手中以 215.6 公里拿下總排第八位,國內第三名的林慶華,不只在國內超馬界『跑』有名氣,也多次前往海外參加超級馬拉松賽事。隸屬耕建築跑團的他,同時也是台北長跑扶輪社的社員,更是多次參與慈善公益活動,日前也才在三日兩夜的『送愛到武嶺』活動,於兩天內跑了要近百公里,把一份愛心從新北市傳遞到南投縣仁愛鄉;算起慶華的超馬歷程,是 2017 年才開始,但細數每一回賽事,剎那彷彿才是過去昨天的事。

與孩子們共同圓滿的夢想

早在還沒開始跑步之前,慶華熱愛著戶外登山,有超過十年的登山資歷,從登高山到走長程都難不倒他:「從以前到現在,百岳也爬了有八十幾座。」而登山戶外除了喜歡戶外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些與家人們一起走過的路、踏遍的歲月時光。

「家人很重要,我也是有了小孩之後,覺得沒有跟小朋友好好相處,以後長大會變得很疏離。」他笑道:「所以小時候我都會帶著他們去爬山,有時候為了爬高山,是凌晨兩點就要出發。在那個時候,帶小朋友凌晨出門去爬山會被人罵。」美好的事物要有親愛的人一同分享,慶華想把高山美景也讓家人們看看,這是一個身為父親角色的快樂。

當孩子一夕長大了,逐漸脫離父親的手掌,原本的登山夢就先暫停下來。「最近兒子要考大學,他有自己的夢想,我也有自己的夢想。所以我們說好,等之後再來一起爬山。」他說道。儘管孩子們可能無法理解父親的跑步夢,但老婆女兒卻願意在比賽場上幫忙父親補給,透過實際參與體會父親的執著與毅力。對慶華來說,超級馬拉松不只是一個運動項目,也是影響他人生的關鍵,也希望透過讓家人們參與他的活動,感受流動於這個家庭、撐起父親在工作上前進的力量。

不把一切都落下

在中國信託從事主管職的慶華,一畢業就在銀行圈裡直至今日。這是一份高壓且高張力的工作,而慶華說,挑戰超級馬拉松是幫助他挺過工作難關的途徑。「當你能跑 24 小時的時候,就會覺得工作再累都能挺得過去。」他說,要挑戰一場 24 小時競賽,無論是精神或體力,所經歷過的訓練與準備都不容易想像。

在繁忙的公務中,為準備超級馬拉松,日復一日的跑步自然不可少。「比賽前最高量會拉到七八百公里,一般的時候大概是五百公里吧。」他說道:「一週可能要跑到一百多公里,週末會有一天全休陪家人,另外一天就是去跑長距離。」在周間工作日的夜晚,夜晚跑個二十公里對他來說是必備功課。除此之外,為實際幫助視障跑者,也於台灣大學的週三夜晚投入陪跑視障跑者。

跑步、公益、家庭與工作,這幾件事就擠滿了他的生活,慶華捨棄了許多聚餐、應酬、公務上的交際等等,只求把能專注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

「沒有漏掉家庭生活,也沒有放掉工作。」他說:「就是因為這些,我才能繼續跑下去。」

把 24 小時超馬視為目標

回想起 2017 年,當時的慶華跑過馬拉松、也嘗試過 12 小時的超級馬拉松賽。穿著大外套的他掛著闕鐵城選手的補給員證件,心底早已埋下了要踏進東吳國際超馬賽場上的種子,也打算把目標聚焦在 24 小時競賽上。隔年 (2018) 的冬山河超級馬拉松,林慶華以 18 小時 06 分 10 秒完成一百英里 (160公里) 並獲得優勝。再隔一年則是首次踏上了台北超馬舞台,在 24 小時賽程中以 208.9 公里跑出佳績。

在 2019 年首次挑戰 24 小時就能跑出 200 公里成績的選手畢竟少數,在當年度就獲得東吳大學邀請成為國際超馬的參賽選手之一。只可惜那年狀況不佳,只跑完 12 小時 114 公里便決定休息,最後斷斷續續地跑以 165.7 公里作收。接著隨時間推進,疫情也逐漸升溫,一直到 2021 年台北超級馬拉松,林慶華才有機會再次將個人最佳成績推進。

在 2021 年的台北超馬,慶華在前 12 小時跑出 117 公里成績,後 12 小時則完成 100 公里合計 217 公里,在國內 70 名超級馬拉松跑者中排名第二。不記得是這次開始,還是他曾經 PO 出令人吃驚的長距離訓練數據,人們對他開始稱為『華神』,美名不脛而走。但虛懷若谷的他從來不這麼稱呼自己,而是當成人們善意的恭維與支持。

217 公里是林慶華自 2019 年首次 24 小時賽以來,至今跑出最好的一份成績。而後在 2022 年的台北超馬跑出 212 公里、七月份於印度開跑的亞太錦標賽跑出 181 公里,以及年底的東吳超馬 215 公里。細數這些年來,於超馬道路上有成就亦有遺憾。

「跑完隔天都會有遺憾,覺得哪裡沒有做好,否則成績會更好。」他說:「有時候,心裡一動搖,比賽就跑不下去了。」相較於其他超馬選手,林慶華公允地把自己評價在『普通』表現上,這是他的謙虛,也是他的毅力。「有很多選手都跑得很好,像在琮、邱文孝,他們都很有實力,我比較普通。」他說:「所以我要比其他人更努力,跑得更遠。」

把跑步視為一種旅行

「跑步是需要有樂趣的,否則很難撐得下去。」他說道,「所以會想一些有趣的路線,譬如用雙腳去丈量台 2 線、台 11 線,跑到哪裡算哪裡,或是從宜蘭車站跑到南湖大山。」熱愛戶外的林慶華,登過八十座以上百岳,享受登高望遠的美景與山勢,眼見遼闊的光景,隨著踏上公路,原本是垂直高度的爬升,變成了水平移動的跑步旅行。

「最常跑的路線大概是週六從烏來桶後跑到宜蘭,回家跟家人吃飯,週日再從跑馬古道、跑北宜公路回到台北。」他說,「之前最多一個月會跑到三次。」

跑步穿越台北到宜蘭回家吃飯,只為了陪伴拉拔他長大的媽媽,也透過這段路追思在年初時逝去的父親。「我跟父親的感情非常好,我當初跑一百英里拿到第一名時,他也有來幫我加油。原本說好,今年的台北世錦賽他也會到場為我加油。但一切都很意外,所以,只能說非常遺憾。」

父母親對慶華的教育與影響如此深重,也讓他對孩子們的教育與陪伴相當重視。透過跑步,讓父母親感受兒子的長大,也因為透過跑步,讓孩子們感受父親的責任。這不只是一趟跑步旅行,也是帶著家人們一塊前進。

今年十二月初,即將於台北舉辦 24 小時世界錦標賽,只剩下不到五個月光景,慶華也期許 #在家比賽 的這一場競賽,能為自己與家人、支持他的親友們跑出好成績。跑步不只是他的夢想與挑戰,也是連結人與人、連結與腳下這塊土地的關係,從台灣跑向海外,從平地跑往南湖大山,用雙腳丈量每條公路的距離。

「今年的計畫是在蘭陽溪裝一管水,然後跑一百多公里到南湖北山之後,把水倒入山頂。追本溯源。」他說,跑步是肉體的運動,也是心的旅行。

 

【延伸閱讀】

要事優先並分配體力 設定跑步計劃的黃金法則

不是紐約馬 基普喬格將重返柏林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