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林嘉芬
圖/David(涂景文)
從高中就開始登山的高慶豐,學生時代為淡大登山社社長,並有北美最高峰麥肯尼和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斯的海外攀登經驗,對山相當熱愛與熟悉。目前為雪王冰淇淋第三代老闆的他,談起登山裝備的介紹,可是一點都不陌生!
一至二日的登山裝備介紹
安全必要──雨衣雨褲&背包雨套
背包一定要有的就是雨衣雨褲,如果走了兩個小時後雨變得很大,你就會進退不得。輕便雨衣是不好的,因為它會影響到你上坡抬腿,破了還好,若是腳尖勾到雨衣還會跌倒,所以通常都會帶兩截式雨衣雨褲。
另外透氣性很重要。一般雨衣最大的優點就是防水性優異,但是缺點就是悶熱潮濕,排汗透氣性不佳,容易在雨鞋雨衣裡產生反潮現象;高價位的Gore-Tex防水與透氣性佳,但是遇上長時間的大雨,功效也會沒有雨衣好,而品質較差的Gore-Tex可能連雨衣都比不上,就是裡面的溼氣出不去,外面的雨水還會滲進,進退兩難。因此大家可以依自己的需求選擇。
人要雨衣,背包也需要雨衣。下雨的時候若背包沒有雨套,不僅吸水後會越來越重,若裡面的東西濕了,晚上到山屋或營地就糟糕了。
安全必要──頭燈
頭燈很重要,因為曾經就有只是去郊山五寮尖迷路的事件發生,回程時走到岔路去,天黑了都還沒回來,所以我們不要覺得自己不會摸黑,而且在山中天暗的更快。
安全必要──緊急糧
通常我們會有緊急糧,這就行程都結束、確定安全回到了家了才能吃,連在回程車上都是不會吃,也就是緊急時刻才能吃的糧食,像是巧克力、營養口糧等耐放的。一般來說緊急糧都不會吃到。
過夜必要──露宿袋(外防水)、睡袋(中保暖)、睡袋內套(內乾淨+保暖)
睡袋保暖但不防雨,若不是在山屋或帳篷內,就需要再一層外帳防雨。露宿袋可以防雨,當你不想睡帳篷的時候,可作為取代帳篷使用,尤其是一個人登山露宿時。像以這個地方為例,我就會把石頭弄平,鋪上睡墊,把睡袋裝進露宿袋內。
而羽絨材質的外套和睡袋,我從買的那一天起就不會洗,因為無論使用再怎麼好的洗劑清洗,還是會傷害到羽毛的膨脹性和羽毛上的油脂,所以基本上我都清洗睡袋外層的露宿袋和內裡貼近身體的睡袋內套。
睡袋內套有分為厚(冬天用)和薄(夏天用),放在睡袋內使用,有乾淨和保暖兩種功能。若你去爬山使用他們山屋提供的公用睡袋,因為衛生問題,你就可以套睡袋內套,人再鑽進去。我通常用睡袋內套的原因是因為可以保暖,若是睡袋可以到零下兩度,多了睡袋內套就可以到零下五度,睡起來更舒服更暖和。
過夜必要──備用衣物&拖鞋
備用衣物不是讓你拿出來穿的,我們爬山就只有身上一套,還有備用一套,爬20天也是這樣。慶豐說,備用衣物是當路途遇到大雨,抵達營地時可以換上的乾淨衣服,而身上濕的衣物就能晾起來,煮飯時還能一同把它烤乾,但是隔天早上一定要再換回昨天穿髒的那一套,一定要保留一套乾淨的衣物作為替換使用。另外拖鞋也很重要,因為你一到營地,第一個想做的事就是換拖鞋。
登山杖
登山杖的拿法就是手屈九十度,無論是上坡下坡還是平路。不要覺得你年輕,膝蓋沒事就沒用,登山杖可以讓你的膝蓋比較不會受傷,建議還是加減用,若,用兩隻登山杖更好,想像我們又回到四隻腳的狀態,像動物一樣用四隻腳走路。
帽子
帽子很重要,尤其冬天,即使是夏天我都還有可能會戴著毛帽行進。但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晚上睡覺一定要戴著毛帽,因為頭部不要受寒,你也可以戴頭巾或是頭帶,可以保護太陽穴。
炊食用具&大公升數水袋
包括鍋碗瓢盆、爐頭、高山瓦斯、打火機、水壺和水袋等。像我會在鍋子裡面藏一些東西,尤其是打火機一定要防水,我都會裝在塑膠袋裡面包起來;鍋具的話,鈦材質不僅重量輕,導熱性也較好;而一罐全新的瓦斯,是足夠四個人一整天的早中晚餐,八個人一天則約莫一至兩罐的使用量。
水壺的好處是摔不破,但通常我很少帶,都帶寶特瓶,因為用完後就可以擠收得很小。也會帶10公升水袋,可以裝取路途中的水至山屋或營地使用。
其它
其它像是工作手套、牙刷(我們在山上會建議化學的東西不要進來,不要帶牙膏,可以沾一點鹽刷)、瑞士刀(以防帶著罐頭上山結果沒得開的窘況)、擋風板(在山上的時候可以讓火力更集中)等,都是可以攜帶上山的用具。
打火機、瑞士刀、手套都是登山相當實用的東西
這麼多的東西,背包需要多公升的容量呢?慶豐說,背包其實沒有限定大小,只要裝得下必需裝備就可以了,「而且背包越大,你想裝的東西就會更多,其實也可以用小一點,有時候裝不下你就會帶只需要帶的東西。」
登山裝備打包原則
採訪時,高慶豐動作很快,只見他迅速收拾行囊,俐落打包,工作團隊只能央求他是否可以放慢腳步一一為我們介紹呢?
收拾快、狠、準
高慶豐說,「為什麼會快呢?因為過去他都是打包最慢的,大家都打包完要出發了,我還沒收完,如果你是在營地,還要自己收帳篷。」於是長年下來,也練就一身收拾的好本領,「十幾年來都是這樣,因為熟練了,所以可以打包很快,不會一直想接下來要放什麼。」
重量的分配與比例
重物不能放最下面,因為這樣重心會比較低,不好背,所以你要讓重的東西放在上面一些、並靠近身體背部,不能放在背包外側,不然重心會整個往後拉,也不要放在最上面。
通常塞最下面的就是睡袋,當然放在最下面的就是進入山屋和營地才會使用到的物品,包括備用衣物、睡袋內套、露宿袋、拖鞋、鍋子等,再依其重量,把較重的物品放在中間靠近背部的地方。
最上面當然就是放經常使用到的東西,行進間較易取得的物品,頭燈、雨衣雨褲、背包雨套和行進間的補給食物一定要放最上面,突然下雨了才有辦法及時穿上,也不會因為食物放太裡面而懶得補充能量,導致後來抽筋等狀況發生。
當然左邊和右邊的重量也要平均,最重要的是,打包一定要結實!背負重量在山中行進,他也提醒,爬山的時候雙手要空出來,不要拿東西,意外常常發生在你覺得不會有問題的地方,手空出來,就算跌倒好了手也可以扶著。
私房推薦──雨鞋
相較於硬底且摩擦力止滑功能較好的登山鞋,雨鞋不比登山鞋來得好穿,走的時候要格外小心,也比較容易引起腳部的疲勞酸痛,但是雨鞋所擁有的強大優點,也是登山鞋遠遠不及,因此吸引了一批死忠的粉絲與擁護者,一起來看看慶豐為大家做的優劣評比。
低價
經濟現實的問題,登山鞋很貴,三四千元起跳,自己目前腳上這一雙雨鞋270元,一雙登山鞋可以買十雙雨鞋。
輕量
登山鞋的重量大概是雨鞋的四到五倍,雨鞋很輕;另外一個優點是體積,雨鞋是是軟的,捲一卷就可以收起來,但是登山鞋不能擠壓。
防水性
再怎麼厲害的Gore-Tex防水登山鞋,都沒有雨鞋防水。當前面有一灘爛泥巴,穿著Gore-Tex防水登山鞋的人還在小心翼翼看要從左邊還是右邊繞的時候,穿雨鞋的人就可以很帥氣趴搭趴搭的切過去。
多功能性
如果長時間在山裡,像是縱走路線碰到缺水的時候,雨鞋還有一個很神奇的功能,就是當水桶「接雨水」使用。相反的,登山鞋晚上睡覺時卻要收好放在帳篷內或塑膠袋內,不然隔天早上起來就會濕掉,雨鞋則只要翻過來底朝上就可以了。
保養容易
Gore-Tex鞋子保養不易,還要定期使用防水塗料,才可以長保衣服和鞋子的防水和透氣功能。但是雨鞋完全不用保養,只要在溪水裡清洗一下就乾淨了,回去曬得時候也快乾,或是擦乾即可。
山上易取得
以前學生時代都會搭大眾交通工具火車、客運,或是包車抵達登山口,這時候常常會有某一個學弟說:「啊,我剛剛的登山鞋放在火車上沒有帶下來!」在凌晨兩三點的東埔,或是玉里,根本無法買到一雙登山鞋。不過雨鞋就跟好折凳一樣,身為七大武器之首,隨處可以取得,尤其在山地部落,最容易買到的就是雨鞋。
說了那麼多,心動不如馬上行動,趕快一起收拾行囊,背著你的家到山上玩吧!
圖片裝備介紹:The North Face暖魔球外套、CW-X壓縮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