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 精神的傳承 ── 運動員的心靈課題

0
2771

IRON_MAN_1989-4

「假如你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並能夠完成它,你就是最大的贏家。目標可能是首位進終點的人,或是比之前的表現更進步,或純粹地順利地完成賽事,全憑你的決定。」

Dave Scott(戴夫‧史考特 第一位6屆鐵人世界錦標賽冠軍)

MarkAllenIronman08byCruse0101

「面對賽事,你堅持走下去可能會讓雙腿難過一陣子,或者你可以放棄,讓你的心情難過一輩子。」

Mark Allen (馬克‧艾倫 第二位6屆鐵人世界錦標賽冠軍)

Oct 1990

1958年出生於加州的馬克‧艾倫,是第二個在鐵人世界錦標賽奪下六次冠軍的鐵人運動員。第一個是1954年同樣出生於加州的戴夫‧史考特,他在1980年代一連摘下六次鐵人錦標賽冠軍,1989年IRON MAN賽事中,於第三段馬拉松賽程跑出2小時40分04秒至今仍為IRONMAN的頂尖紀錄。

他們倆個是摯友也是死敵,也同樣高懸著六次鐵人霸主威名的招牌。

馬克於1983年參與KONA鐵人錦標賽,只以第三名、落後戴夫只有短短的16分鐘,而後在1986、1987年都以輸給戴夫的第二名作收。截至1987年的鐵人賽幾乎都輸給了戴夫,如果說戴夫是他的唯一敵手一點也不為過。

而後在1989年各界媒體都報導戴夫將奪下第七次鐵人冠軍盃時,只有少數人願意下注在馬克艾倫身上。沒想到,面對熾熱的夏威夷,兩人纏鬥不止。馬克最後居上,以8小時09分14秒硬拔戴夫8小時10分13秒,以一分鐘的差距奪下冠軍時,除跌破眾人眼鏡之外,也開啟了他六連霸的歷史。

而1982到1985年這幾年,也是鐵人錦標賽打破九小時門檻,正式將完賽紀錄推進到八小時左右大關。

IRON_MAN_1989-2

那些輝煌的歷史,鍛造出現今仍然光輝的科納勳章,每一個運動員無不因自身處於科納經典賽為榮。每一個鐵人運動員,就像受過了前人給予的火炬,而以不同的心境與力量鍛造自身的心靈。而那些心靈的力量化成文字,而傳承給眾人們,告訴我們處於優劣的情境下該怎麼去面對。

保持清澈的心靈

1992年當馬克在最末的馬拉松賽段還是第二名時,他的心靈開始出現許多噪音:天啊,我不可能追得上他。我幹嘛要到這邊來比賽。我不會贏。
馬克想起朋友的提醒,保持心靈清澈,不要被負面情緒吞噬,如果發現出現負面的情緒,就去看圍繞在身邊的美麗風景轉換心情。馬克接受了建議也作了,他專注在每一個目標點上的追逐,而不再只是急著追上首位選手,他的目標是穩穩地到達每一段距離的標的,並保持正面心境以對。

以玩心取代恐懼,給自己一個語言

鐵人運動員必須要保持玩心,而不是汲汲於數字上頭。馬克很喜歡給自己一個『面對恐懼無所畏懼』的語言魔法。戴夫則是很喜歡用『堅持到底我就會贏』的說法給自己堅持下去的理由。戴夫不同於馬克善於打智慧戰的個性,他只是很單純地硬拚到底,也是如此,即使是過了40歲的年紀,依舊能在鐵人錦標賽跑出8小時半以內的成績。

進步就是單調的事情重複做

忍受單調,就是鐵人們的訓練鐵律。馬克艾倫喜歡在山區農地練跑,剛開始練跑時大概知道自己的能耐,玉米也才埋下種子。隨著天氣晴雨、物換星移,他的輸出功率一次比一次高,完成同樣距離的速度越來越快。無趣的工作也無情,但看得見的卻是自己的進步。等到玉米可以採收的那時,他可以明確感受到自己與過去的進步。

慢下來,是為了跑得更快

為了在鐵人賽中取得佳績,選手們都會在競賽時把強度一次拉高,隨即換得的就是過度的疲勞與氧債。而馬克與戴夫則是走另一層思維,他們用低強度長時間的訓練作為體能上的調整,而使用心率監測去確認自己在不同強度下的體能負荷。這樣的訓練下來,他們得以壓縮自己的體能,使得他們用以中強度的能耐競賽時,體能不但能堅持得住,還能穩穩地守住心跳率不使自己逼近危險值。別忘了,即使體能再好,鐵人賽至少你也得運動長達八小時以上。

保持自我的穩定

兩位都有六次鐵人錦標賽冠軍紀錄的好手,都認定龜兔賽跑的原則,按照自己的配速穩定前進,而不要被其他人影響。游泳轉換自行車時,冠軍選手不一定是第一名,自行車轉換跑步賽程時,冠軍不一定是第二名,聰明的選手懂得保持體能穩定前進,前兩項奪下佳績的不一定能在最後的馬拉松亦有亮眼的表現。馬克艾倫在1989年以58秒贏過戴夫時,就是保持體能穩定前進的最佳範例。

IRON_MAN_1989-3

回憶起1989年,從開始的那刻,兩人幾乎是隨身在側地激戰。不管是溫暖的海水、炙熱的180公里自行車,以及熱得發燙的馬拉松賽。攝影師無法只單純拍得獨照,因為每一張照片裡都燃燒著彼此較勁的鬥志。他們能聽見彼此的呼吸聲與腳步聲,兩人除了並肩之外,也不過一步之遙。

馬克於賽後表示,當他發現戴夫最後都以一公里四分速不到的速度前進時,他幾乎就要崩潰了。那怕戴夫只要再加速一些,他就可能要放棄追擊。

最後的補給站,兩人同時接過了補給瓶。只剩下短短的距離,馬克決定要衝刺到最後了。他才31歲,戴夫比他長了四歲。他不願意再成為戴夫──這個可能奪下七次鐵人賽冠軍──的背後靈。於是他稍微拉了速度,把自己跟戴夫拉出些微的距離,然後再以同樣的速率推向終點。

最終,馬克艾倫奪下了他的首勝,也成就了戴夫的光榮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