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時你也會自言自語嗎 跑不下去時跟自己說話打氣

0
903

艱難的跑步時,嘗試激勵自己甚為重要。無論是比賽中途、跑課表時遇到瓶頸,你會因此產生負面情緒:這是種心理危機。大家都知道負面情緒帶來的生理反應,心理影響身體。你越陷入負面情緒,身體就難以全然發揮。

照片來源:runnersworld
照片來源:runnersworld

負面情緒通常發生在訓練或比賽的後半段時間,這可能是以防受傷的自我保護機制、或者是身體擔憂你超越極限。但現實是,你還沒能跨越終點、完成訓練就停下腳步,負面情緒就會終止你的奔馳。有些心態調整的技術在此很管用,而且普遍簡單。透過學習而後磨練,如此你可以堅持下去。儘管過程中,內心聲音仍會不時要你退縮或緩下腳步,但你依舊能挺過去。

明白自己為什麼這樣做

有一個堅定的目標可以使你堅持下去,去思索這次的訓練與比賽對你的意義,從而用正面的態度去挑戰它,而不是居於負面的盡可能完成它。瀕臨痛苦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我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想法,這時候,明白自己為什麼,看著自己的目標就很重要。

給予他人承諾

把你的目標或計畫告訴對你而言很重要的人,你會心生勢必要完成的承諾感。把你的目標對好友、教練甚至是家人,讓他們成為另一方的支持者。人們總說快樂需要分享,是的,辛苦也是。

不時確認自己的姿勢

你很難把心智抽離身體,但你可以讓心智去觀照身體。如果我們專注在『呼吸不順』、『心跳太快了』很可能會使得情緒更快進入負面狀態。但你有更好的選項,檢查你的跑姿。與其分心去關注不舒適的狀態,倒不如關注自己的動作、步伐或者是節奏。快速地掃視自己的跑步姿勢,確保自己呈現強壯且放鬆的狀態。再提醒自己:我狀態很好,我可以。

每一公里各個擊破

就如同每四百公尺就會經過起跑點一般,這讓人很心安。那麼,把完成每一公里當成關鍵任務,是完成每一公里而不是完成十公里,如此心底的壓力就會少很多。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過程目標』有助於幫助你堆砌長期任務。著重過程目標有兩個回報:第一你不需要過度考慮,如果以結果為導向會引起焦慮。第二是過程目標具備獎勵模式,每跑三公里就喝一次水,每跑五公里就喝一口運動飲料。

自言自語 跟自己打氣

跑步過程中會歷經強烈且頻繁的內心對話。近期發表在《心理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比起負面情緒的自言自語,正面情緒的自言自語更有助於跑步的表現。當跑步過程中的內心對話是負面的,跑者也會產生更多的皮質醇,這是與情緒壓力相關的激素。

研究很有趣地指出:以第二人稱的角度自言自語——使用你而不是我──更為有效。心理學家表示,這種區別很有效,因為稱自己為『你』可以讓你跳脫主觀情緒,會更像是教練與你的對話。一個好教練永遠不會說:「你太遜了,放棄吧。」他們會利用一兩句短語來幫助你度過心理危機。通過思維中的簡單轉換,或許可以為自己提供精神推動力。

文章來源:runnersworld

【延伸閱讀】

探索動機你為何而戰 運動員的心理課題

蕭昱談鐵人三項教練:不只訓練,更多是心理的微妙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