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失控的地心引力,下坡跑其實有技巧!

0
20

「上坡多了,終會遇下坡。」有時這是支持跑者撐過爬升的信念,但是下一輪挑戰在抵達山頂後就開始了。事實上,正確的下坡跑甚至比爬升上坡還費力。

圖片來源:https://www.pinterest.com

我們當然可以把一切交給地心引力,全力衝刺 —— 但是你的關節可能無法受得了,在每一個落腳重踩、不受控制的肢體晃動,這會讓你的腿在抵達終點前就先舉白旗投降,而且這樣的跑法不僅無法提升速度,也可能無法讓你發揮到最高跑速。

所以下坡跑比起勇氣,我們需要更多的可能是更有效的技巧,足以帶領我們在下坡的山徑上安然全速衝刺,但這意味著我們必須付出比預期更多的努力在原本被認為是「輕鬆」的下坡路段;而當我們處在不穩定的陡降坡同時開始加速時,恐懼感可能也會悄然浮現,讓人不由自主切換為自動駕駛模式,萬事交給地心引力 — 萬萬不可!

拒絕身體切換為自動模式,不妨試試下列建議,也許有助於下坡路段讓你全程保持自主駕駛:

視線調整 – 上坡看近,下坡看遠

雖然上坡比起下坡感覺更為吃力,但其實下坡才是真正的魔王。物理治療師與教練 Sammie Lewis表示:「多數受傷往往發生在下坡的時候,因為身體需要不斷吸收強烈的離心力。」

要克服下坡身體前傾的恐懼,就需要調整我們的視線。上坡時,縮小視線範圍可以幫助我們不要被無盡的上坡路嚇到;而下坡時,信心會來自於我們的擴大視線範圍。

「先看大範圍環境,創造心理安全感;低頭猛看腳下會讓下坡變得相當嚇人,但只要看向遠方,大腦可以有時間處理坡度問題,我們內心的焦慮感就會隨之下降。」

可以這麼做:先直視前方,同時用餘光感受環境,記下看見的環境裡有哪些物體、以及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幾分鐘後,閉上眼,在心裡描繪出剛剛所看見的一切配置,然後再對照實際場景,如此反覆練習,直到能夠精掌握全部環境場景為止。這能訓練擴大我們的視線範圍與觀察力。

燃燒吧!鬥志 – 保持專注,步幅縮小

下坡時最需要時刻保持高速運轉的大腦,千萬不能讓它休息!因為只要一分心,就很可能在某個地方不小心踢到石頭而跌個四腳朝天,這可不是有趣的事。

相較於上坡,我們需要的是冷靜沉著,而下坡,則需要充滿活力 X 保持高度專注,才能留意到潛藏在環境中的各種風險。世界山徑跑冠軍 Grayson Murphy 說道:「下坡跑就像跳格子或探戈,重點在於輕快而靈活的腳步!多踩幾步,腳步越快,跌倒的機率就越低,即使在某一步打滑、或落地角度不對,但你同時也已經正在踏出下一步了。

可以這麼做:步幅縮小,可以減少股四頭肌及膝前的壓力,同時提升靈活度,跑起來更俐落。如果習慣聽音樂跑步,可以選節奏快的歌曲搭配使用;若不習慣聽音樂,也可以在心裡打節拍,讓步頻有節奏感,也有助於身心協調。

當自己的教練 – 牢記口訣,自我提醒

下坡需要留意的事件太多,包括需要在高速中維持正確姿勢、閃避地上的石頭與樹根(有時是橫在半空中的樹幹,編者曾經失算迎頭撞上樹幹),對大腦來說是相當大的考驗,而教練不可能一路陪你往下衝 — 此時你就必須是自己的教練,想像教練如果在身旁時他會提醒什麼?把所有學過的下坡技巧濃縮成口訣。

可以這麼做:口訣可以是「向前傾」、「腳抬高]、「用手臂」等,把口訣當作下坡的提醒工具,忙著下坡時我們需要的不是激勵,而是這些口訣。

你的下坡履歷 – 反覆練習,建立信心

最終回到源頭,練習才是一切的根本,我們的信心往往來自經驗,而練習也需要有策略,Murphy建議:「跟隨比自己厲害的人下坡會非常有幫助,你可以觀察他的路線選擇與節奏安排,並能試著模仿學習。」她日常也常進行繩梯訓練協調性,因為比起在技術地形上練習,繩梯訓練風險性更低。

繩梯訓練可以訓練雙腳的敏捷度,也能提升快速移動能力,同時也是日常路跑前適合用來暖身的動作,而練習時也盡量將之轉換為自己身體肌肉的記憶,好好記得練習時我們是如何運用身體每一部份掌控坡道,當建立起這樣的下坡履歷,剩下的就是對於下坡的信心了。

下坡跑困難又容易受傷,所以更加需要技巧提升及反覆練習,只要記得上述四個重點,下坡就不會再讓地心引力拿走主控權了,當我們能夠全神貫注的:大腦快速運算地型及推判狀況、眼觀八方、心想口訣、腳步靈活,就能夠更加享受越野坡度帶來的各種挑戰!從現在開始訓練吧~那個夏季的幾進七星山與盤榕所需要的腳力,現在就開始練起來(握拳)!

文章來源:trailrunnermag

【延伸閱讀】

像老鷹一般俯瞰大地 不擅行走卻始終飛翔的沈利倩
六個越野跑與超馬最容易被人誤會的地方,你中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