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跑步都經歷過內在革命

0
2149

村上春樹寫過,有一回採訪在日本擁有高知名度的長跑教練瀨古利彥,當時他問道:「瀨古君這樣高水準的長跑選手,會不會也有今天不想跑啦、覺得煩啦、想待在家裏睡覺這類情形呢?」瀨古利彥怒目圓睜,然後用了類似『怎麼問出這種傻問題來』的語氣回應:「那還用問!這種事情經常發生。」

根據台灣運動產業協會於2017年提出,台灣的跑步人口大約100萬人,大約是總人口數的5%,儘管近年來加入跑步運動的人潮逐漸上升,但這群百萬人口仍是相當特別。相比於這百萬人口,活躍人口的九百萬人則是選擇了其他運動、甚至是久坐不運動。會阻擋一次出外跑步的理由與原因多不勝數:下雨、天氣微寒(或太熱)、沒有一塊跑步的夥伴、還有其他事情要忙、跑步不是我的第一第二順位、減肥等明天再說…,想跑步不需要兩個理由,不想跑步可以找到很多理由。對非競技型跑者而言,似乎每一次的跑步,都經歷過一場內在革命。

健康與強壯是一個複合式的議題,如何活得健康是全人類共存的觀念。很多人因為減肥開始跑步,因為想嘗試戒菸而開始跑步。阿道斯‧赫胥黎說過:「改變體質與性格的基本貌並非我們能力所及,即使有最堅強的意志力,也只是充分運用天生的心理與身體結構。」熱愛跑步的人深知這點,跑步不會讓我們擁有姚明的身高、或者是成為下一個Eliud Kipchoge,但透過積極的追求與自我改造,總會有一點一滴的變化。跑者不會戒菸後才開始跑步,而是在跑步中不知不覺發現自己已經戒菸。減重者不會因為減重後才開始跑步,而是在跑步的過程中,因為欲求跑步、在對的時間吃正確的食物而逐漸減重。

懈怠跑步起於內在的作祟,人們喜於接受短暫舒適的生活,而容易忽略了隨時間累積而成的長效力量。把跑步的一個小時拿來睡一覺、看電視、打電動不是很好嗎?跑步不只是累積健康的方法,更是幫助人們延遲享樂的技術。透過跑步,人們得以更有堅毅力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困頓,以及能用更積極的目標看待未來。不是有人常說:「如果我都能跑完一場馬拉松了,那還有甚麼事情我做不到的呢?」

超脫這份厭倦跑步的情緒,看透自己的本質與性格,去跑起來,然後解放自己。每一次疲憊且慵懶的出發,最終都會認為『還好今天有跑步』。

【延伸閱讀】

你也是獨自跑著嗎 跑步讓人堆砌強大心志

創造自己的一席之地 即使到美國也要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