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請人幫我領跑嗎──是配速還是陪跑員

0
3041

近年來台灣的跑步環境開始拓展,越來越多人勇於挑戰特殊且困難的賽事。於是乎,許多賽事主辦單位開始廣邀跑者參與配速行列、並透過領跑的方式讓更多跑者完成自己的大夢。

72607_該請人幫我領跑嗎_匡寓-2

配速員的稱呼與由來

根據馬拉松的常規,我們稱呼那些跑者叫Pacemaker配速員,或是Pace-setter,或更通俗的稱呼『兔子』。這些兔子的存在是受賽事單位的邀請,以突破場地紀錄的配速引導跑者前進,而後在半程或三十公里之後退出跑道,讓後頭的跑者們得以以穩定的速度完成賽事、甚至是打破場地紀錄。配速員的應用場合,不只限於馬拉松場次,包含一萬公尺、甚至是1500公尺亦不少見。通常配速員規則有檯面上,也有檯面下的作法。

獨跑永遠比跟著別人跑更辛苦!

以國際水準的2小時06分(126分鐘)的馬拉松而言,配速員幾乎每一公里都要維持在2分54-58秒間,當配速兔子於35公里處離開賽道時,他們已經跑完了101分鐘半,剩下的七公里假若跑者能以三分速的速度完成,那麼突破紀錄的可能性就會相對提高。

配速員還是陪跑員?

為了讓更多的台灣人勇於挑戰馬拉松,許多賽事單位廣邀跑者成為配速員。他們的背心後頭拉著氣球,或是在背後貼了『X小時配速員』的號碼布。配速員的配速範圍也變得非常大,從3小時配速員、3小時15分配速員,直到6小時配速員、6小時30分完跑配速員都有。半程馬拉松賽則可能細分為90分鐘配速員、100分配速員直到3小時配速員。

「配速員的重點是讓選手突破自己的成績,而不是讓選手有依循時間規則去完成自我挑戰。」

馬拉松競賽中,超過四小時三十分鐘後的配速員稱呼很匪夷所思,因為那已經不是配速員,而該被稱為陪跑員。要好好思索配速員跟陪跑員的差異,才能從中覺察自己是甚麼樣的跑者。

 72607_該請人幫我領跑嗎_匡寓-1

怎麼界定配速還是陪跑?

以廣義的眼光去看,每個時段都可以被解釋成配速員。但以競賽的眼光去看,只有前段領頭的跑者或是三到四小時三十分門檻的領跑者可以被稱為配速員,其他時段的跑者應該被稱為陪跑員。

假想,如果一個跑者整段馬拉松賽都以一公里六分半的速度完成,完成時間會落在4小時35分左右。但當跑者掉出這個時段,甚至是五小時半完賽時,代表跑者可能有片段已進入步行狀態,或稱作練習不足的狀態。陷入長時間步行以及練習不足,配速員的存在就不再具有意義,反而像是一個關門時間警告通知。

配速員的重責大任?

「配速員的重點是協助選手自我挑戰,不是鬧鐘或私人通知信件。」

以廣義來看,不管是三小時或是六小時三十分鐘的配速員都該以平均穩定的速度去完成整場賽事。但隨著賽事的不同與地形差異,許多後段班配速員被稱為陪跑或陪走員,一來抹煞了配速員的配速意義,二來是否會導致配速員成為走路跑者的鬧鐘。

曾經當過六小時配速員的跑者說:「一開始我會喊跑者加油,鼓勵大家。到後頭我只會喊堅持到底,還有多久就會關門,呼籲大家不要放棄。當跑者都露出想要棄賽的臉色,配速員就沒了面子。」

配速員無用論?

「對休閒跑者而言,配速員不應該存在?」設定一個門檻,只會讓跑者失去享受跑步的樂趣,並且會讓他們無法做自己。

鍍金國際賽事,如果為了更新場地紀錄而添增的配速員是很合理的作法;或讓跑者從中階程度到進階的突破三小時程度也很合理。但如果在四小時半以後仍然增設配速員,其實對於跑者一點好處都沒有。

跑者的重點是自我挑戰,所以跑者應該透過自我的測驗而找到答案,而不是預先設立了60分的考試門檻讓跑者去依循。當跑者會依循一個規則時,同時就會失去身為跑者自主的自由性格。許多賽事不設定4小30分後的配速員就是憑此原因。

如果跑者藉著配速員跑出了新紀錄,那麼下一次還有信心同樣達到同樣的成績嗎?

72607_該請人幫我領跑嗎_匡寓-3

跟著配速員跑好嗎?

「當你遇到配速員時,你要跑在他們前頭,而不是跟著他們跑。」

依循時間門檻的跟跑做法,讓跑者失去自我的表現能力,也讓跑者更保守、無法突破自我紀錄。當跑者自己設定的馬拉松完成時間是五小時完賽時,最正確的做法不是跟著五小時陪跑員後面,而是跑在他們前面,以四小時近五小時的成績完賽。

成為一個跑者的天性就是自我挑戰覺悟,跑者或可能願意邊玩邊跑九場賽事,但總有一場你會有特別的目標。配速員或陪跑員,就是為了那一場賽事而生。跑者必須勇敢果決地跨出舒適圈、挑戰自己設定的目標。

 

好些配速員都說過類似的話:「那怕是最後一刻,原本跟在後頭的跑者超越了我、突破了自己的紀錄,這總會讓我振奮起來。」

 

Relate

馬拉松Sub3任務──關於配速員的點滴

PTT路跑社 X 2015 Nike 女子半馬配速員